早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政府提出為所有本港市民提供「數碼個人身份」。經過數年來的開發工作,創新及科技局近日已將系統平台逐步上線。上月,政府正式宣布推出「智方便」平台,強化個人數碼身份認證的功能,讓市民可隨時隨地使用智能裝置,通過「智方便」辦理生活各項所需的服務。
預計到2021年中,市民可以享用超過100項的政府網上服務,包括公屋住戶電子服務、「稅務易」、政府職位申請或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等,種類可謂相當實用及多元化。另外,「智方便」也可應用於「數碼簽署」,亦即符合《電子交易條例》中所述的程序,用以處理法定文件中的身份認證。
更重要的是,當局近日亦提出可以利用「智方便」作為電子針卡,方便記錄市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情況。在接種第一劑之後,智能平台會按時提醒第二劑的時間。當局現正與多個地區的衞生部門商討,冀望「智方便」平台能夠在多地進行互認互通,為構築「旅遊氣泡」做好準備。
為了便利市民進行登記的計劃,當局會於不久將來推出三大登記途徑。第一是個人智能裝置,亦即一般人可透過自身的電話或平板電腦進行登記的步驟。第二是自助登記站,在康文署、稅務局或領展等機構的設施中,將設有固定機站讓市民按指示進行登記。第三是流動登記隊,針對長者及其他對使用智能裝置有困難的人士,以一對一方式幫助其完成「智方便」的登記手續。
我們亦留意到,特區政府近年投入大量資源提升多項智能城市的措施,最為人所熟悉的莫過於「轉數快」,現在已經全面實現跨銀行的實時轉帳,近日亦擴闊相關的應用層面,支援僱主發放薪金或政府轉帳等用途。另外,當局現正研發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的應用,約於兩年前已引入聊天機械人,幫助市民搜尋高達3,300份的政府表格。
當然,要讓市民放心使用新資訊科技,以及享用智慧城市所帶來的便利,當局應適時就私隱方面的影響進行評估,以及做好科技保安的審計工作。正如所有成功的政策,一定需要受眾對其有所認知,以及其透明度獲得市民接受。故此,當局應深入社區、各階層及各年齡層,系統性及多元化做好宣導的工作,以親切、實用及多角度向傳媒及公眾說明「智方便」的用途及運作機制,並建立政府有效保護個人私隱的形象。
多年前,香港以使用「八達通」為高效方便進步的標誌。多年後,我們終於等到「智方便」,打造香港成為全方位智能城市。今天,「智方便」更可發展成為電子針卡及跨境的健康碼,為公共衞生、香港抗疫清零及香港經濟民生回復正軌出力,這亦是「智方便」的抗疫時代責任。還望政府能夠總動員、跨部門式的持續宣傳,讓「智方便」打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勿令大眾對政府的政策產生隔膜,更不能讓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務淪落至可有可無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