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香港經濟下滑,百業蕭條,特首林鄭月娥曾多次強烈呼籲香港的大業主減租,與租戶共度時艱。香港經濟不景有目共睹,統計數字觸目驚心,確實需要整體社會通力合作,恢復正常生活,但為何特首偏偏向業主開刀?
立刻便有大業主聲言救經濟人人有責,不能單方面要求業主拯救地球。業主一如其他生意行業,都有自己的成本需要負擔,尤其是大型商場的業主,在現時經濟不景的情況下也蒙受損失,零售生意遇到困難,租戶欠租多了,有租戶索性結業,騰出來的舖位長時間丟空,就算找到新租戶也大手壓價。不少大型商場與租戶的租約,商定的租金分固定租金和銷售額分紅兩部分,如果租戶生意欠佳,商場的分紅收入必然減少。另外,雖然有部分租戶結業,整體商場還是要繼續維持運作,管理人員不會因此減少,清潔工作可能增加,營運開支絕對不會減輕。
政府要求商場業主減租好像理直氣壯,官僚隨口說一句話很容易,但他們有沒有充分掌握實際情況呢?如果商場業主的物業還在按揭,他們要定期還貸款和利息給銀行,不能任由銀根斷裂。容許租戶欠租和承諾減租、商戶關門都會影響業主的資金流,他們一旦無力依期還款,政府是否會找銀行商量,要求銀行高抬貴手,不追欠款不收利息,與業主共度時艱?
有些商場業主可能因舖位租不出去,或租客欠租,資金周轉困難,隨時面對銀行強制性止贖行動,為保障業主權益,避免被銀行接管,業主難免公事公辦要求租戶履行合約精神,誓不減租,甚至發律師信追討租客拖欠的租金和利息,寸步不讓。不能就此指摘業主無良,因業主有按揭債務需要支付。
有些大集團的商場業主因手頭流動資金較寬裕,業務多元化,容易作內部調整,或會願意減租,但他們縱然減租,也不會一視同仁。疫情之下,可能有些行業特別困難,收入大減,不減租或免租一段時間,他們根本就不能經營下去,如果一向是良好租戶,業主為了保留租戶或會讓步。有些行業在疫情下業務反而增加,根本沒減租需要,例如超級市場、藥房等,營業額只升不降,就沒有減租的需要,說不定業主分紅會增加呢。
也有商場為了維持舖位租值,不肯減價,寧願以其他辦法回饋租戶,例如對新租戶延長免租期,實質上減低了總租金,或者承諾撥出推廣費用作為商場推廣,以收吸客之效,也有整個商場舉辦特別大型活動,業主負責組織節目並出廣告費,租戶則為顧客提供特別折扣,以吸引更多顧客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