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了人討論香港去殖化問題,有意見認為,香港回歸以來社會動亂變本加厲,原因是有些人意識上拒絕接受香港主權已回歸中國,死命抱着殖民地時代一套,一切以英、美為標準。隨着中國近二十年發展,不少社會經濟科技範疇超越歐美,令崇英美者難以接受。這種崇英美輕中心態,反映香港因沒有推行去殖化,缺乏適當國情教育,令下一代繼承了對中國的偏見,弄到社會分裂。
回歸前後,香港曾湧現一股回歸後香港是否應推行去殖化的討論。對大眾市民來說,一些表面現象最能反映實況。如公共建築物、街道和地標是否需摒棄殖民地名稱,另改適合新名字?學校如英皇書院、皇仁書院、伊利沙伯中學,醫院如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等,都是殖民地氣息特別濃厚,以英國王室成員命名的機構。又如主要街道,皇后大道、軒尼詩道、彌敦道、佐敦道,都是以殖民地統治者的名字命名。
當時香港有兩種意見,一是新時代新作風,既然殖民地政府換了,殖民地色彩太濃的建築物、機構和街道改名順理成章。另一派認為把一切與殖民地有關的名稱盡數保留,才算尊重歷史。結果有目共睹,不但建築物、機構和街道名稱保留下來,連這些標記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原封不動,不但舊有人員保留,連接班的新人也繼承舊制度老習慣,拒絕改進。
以街道命名為例,舊名字並非如此神聖,不少本身錯誤,歷史上也曾改動。如皇后大道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命名,正確應叫女王大道,日佔時期曾改名明治通;德輔道曾改名昭和通。油麻地有一條公眾四方街,是從英文Public Square Street翻譯過來,舊時的師爺英文程度半桶水,不曉得Square是廣場,才有此誤,這條街現名眾坊街,改得比較恰當。另一例子是灣仔春園街,譯自Spring Garden Lane,譯者不曉得Spring是噴泉,結果變成春天,至今未改。
殖民地研究學者曾指,在殖民地統治時期,殖民者以自己的文化歷史為事物命名,只存於殖民者自己社區,當地土著居民會因不同的文化歷史另改名字,所以同時同地「白人之城」和「黑人之城」並存。香港有不少實際例子,英國殖民者把中區稱作「維多利亞城」(Victoria),華人叫作中環,現今都叫中區;金鐘英文叫Admiralty原意是海軍總部,因該處舊日是英國海軍總部,海軍總部有一銅製大鐘定時敲響報時,因此華人叫作金鐘兵房,這才是港鐵金鐘站名稱的由來。這類稱謂例子,香港俯拾皆是,只不過有些人只顧戀殖,對有關歷史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