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何其相似的「少年軍」

黑色暴亂將踏入四個月,這場暴亂中「少年軍」很勇武,警方拘捕參與暴力衝擊甚至涉刑事罪行、而報稱是學生身份的人高近四成。這個現象與五、六年前以「聖戰」革命轟動世界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也有大批十多歲的少年軍相似。少年們走上戰鬥第一線為「革命」、「聖戰」獻身這一幕,如今在香港翻生,不少港人都感觸目驚心。

毫無疑問,年輕人是香港這場亂事的主角,主力是大學及專上學校的憤青,他們既是亂事的策劃者,也是街頭衝擊的生力軍,除在各自的院校舉行活動呼應,甚至以校友之名介入中學的反修例人鏈活動。至於中學生參加者,有人或被毒師感染,有人或被師兄師姐導引,更多人恐是被各式網絡及媒體文宣所誘導。

少年被所謂革命吸引,當年IS少年軍的來由也一樣。一四至一六年間IS大肆招募聖戰士,除了在中東地區進行滲透式招募,更在網絡世界進行洗腦式、夢幻宣傳式招募,不少無知卻對所謂革命充滿幻想的青少年加入,而IS招募部設立的兒童及青少年訓練營,除為少年們提供體能、武器及殺人訓練外,青少年軍的必修課之一,是觀看血腥的處決場面,他們對所謂勇敢、正義及偉大的理解早已大異常人。

IS少年軍計劃發展得十分成功,世界多國也相繼發現有青少年偷偷去了敍利亞及中東地區。小小聖戰士們最後結局如何?當IS徹底失敗時,大部分戰士其實都灰飛煙滅或下落不明,少年軍當然也不例外。

香港的亂事雖持續數月,幸好至今警方的武力仍停留在催淚彈、海綿彈層面,這對暴亂中大批稚年參加者來說,其實是幸事,更是這些少年所屬的家庭的大幸事,起碼他們付出的代價不像幾年前在中東地區的少年軍那樣;不過,罪名成立的少年,一樣要面對冗長的法律程序與懲戒,在法庭、警署甚至監獄、教導所裏為自己的錯誤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