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補漏拾遺 不如全民派錢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現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既患不均,更患不安,激起的民怨之大遠超港府預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不得不認衰,擬透過關愛基金「補漏拾遺」,但以港府有錢也辦不了事的作風,隨時愈補愈漏、愈拾愈遺,更多更大的亂象恐怕還在後頭。

陳茂波昨日繼續為預算案解畫,態度明顯軟化,雖然仍強調公帑必須用得其所,堅拒全民派錢,但亦承認考慮不周,覆蓋欠全面,故計劃將部分財政盈餘撥入關愛基金,為三類未能受惠的市民「補漏」,包括收入不高但沒有領取援助人士、未滿六十五歲而未能領取長者福利並租住公屋的退休或半退休人士,以及剛投身社會不用交稅或交極少稅的年輕人,涉款以十億元計。然而港府向關愛基金額外注資必須得到立法會財委會表決通過,觀乎各政黨對「補漏」反應欠佳,加上正值立法會補選,政客為爭選票必定大打民意牌,財爺的如意算盤能否打得響,仍是未知之數。

一份派糖逾五百億元的預算案,博不到掌聲也就罷了,居然換來一片罵聲,說明的是港府官僚閉門造車,粗製濫造,脫離民情。可以看到,由諮詢論壇到傳媒輿論,要求全民派錢的呼聲一直高漲,尤其是港府賣地收入豬籠入水,財政盈餘遠勝預期,市民對還富於民的期望相當高,豈料陳茂波一意孤行,胡亂派糖,結果預算變失算,好事變壞事,預算案評分創下十年新低根本是咎由自取。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現在才想到補漏拾遺,顯然已經遲了。

事實上,注資關愛基金除了必須得到立法會撥款,更需考慮的是受助市民的反應和觀感。眾所周知,關愛基金主要目的是扶貧,正如立法會議員所說,要市民伸手向關愛基金攞錢,猶如向政府乞求,容易被人貼上負面標籤,何況關愛基金申請手續繁複,關卡重重,行政開支更非小數目,這樣做到底是幫助市民還是刁難市民,到底是補漏拾遺還是自製煩惱,不能不令人質疑。

更荒謬的是,陳茂波動輒以「有錢人也能受惠並不公平」作為拒絕全民派錢的藉口,甚至連一刀切免收差餉讓所有退休長者受惠的訴求亦以同樣理由否決,如今卻欲透過關愛基金向三類市民派錢,但誰能保證這些市民每一個都有實際需要呢?目前全港有接近三萬個公屋富戶,剛投身社會的年輕人出身富裕家庭亦大不乏人,當局有考慮過嗎?相對顧此失彼、漏洞多多的補救方案,全民派錢不是最公平直接且皆大歡喜嗎?在財政盈餘和財政儲備皆創史上新高的情況下,港府絕對有能力全民派錢,讓市民甜一甜嘴巴、消一消怨氣,何樂而不為?

很明顯,不論怎樣補漏、怎樣拾遺,總會有人歡喜有人愁,反對派已明言今日上街反對預算案,建制派亦表明不收貨,新一輪反政府怒潮蠢蠢欲動。說到底,官富民貧是香港一切亂象之始,五個港人一個窮更是香港的恥辱,港府繼續守財奴上身,一味斤斤計較,最終必然是一錯再錯,民怨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