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龍七公:「一帶一路」為習近平執政承前啟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本月十四至十五日在北京召開,屆時將有包括數十名國家元首在內的八百五十多位外方嘉賓參與會議,這些嘉賓涵蓋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七十多個國際組織。中國官方媒體形容,此次論壇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方召開此課題規格最高的國際性會議。

對外宣揚戰略成就

按照常理,中國在二○一三年才正式提出「一帶一路」國家對外戰略,很難在實施僅三年時間就開始大規模地總結「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當然,這與該戰略的設計者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治強勢不無關係,但是另一方面,舉辦高峰論壇也體現了中共最高層希望利用宣傳「一帶一路」戰略,為中國政府的執政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首先,「一帶一路」是對中國實施了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政策的一種肯定和提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對外開放提出的口號是「摸着石頭過河」以及外交上的「韜光養晦」。顯然,在當今中國GDP世界第二,國際地位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如果不能提出一個明確的對外發展戰略,就會給西方國家不斷炒作的「中國威脅論」提供藉口,也讓廣大發展中國家無法真正對中國產生信任和國際關係上的依賴。

因此,高調推廣「一帶一路」就是要在國際上打消以上顧慮,與其不斷讓西方國家輿論去定義中國崛起後的世界秩序變化,不如由中國政府主動去定義未來世界的新秩序。

其次,「一帶一路」是對習近平執政首五年對外戰略成就方面的一次宣揚。在對外關係上,習近平執政近五年來並非風平浪靜。中國政府試圖發展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受美方待見,中美關係一路下滑;中國的周邊局勢險情不斷,釣魚島問題、薩德問題、朝核問題以及南海問題不僅使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緊繃,同樣引起了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以上這些,都很難將其列為本屆政府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以示國人。

正所謂「西方不亮東方亮」,「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因為主打對外經貿投資和基礎建設,獲得亞非拉廣大國家的支持,同時在處於經濟復甦的東歐得到積極響應。因此,在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的年份,國家將「一帶一路」作為對外戰略方面重大成果推廣也順理成章了。

再者,「一帶一路」也為未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政劃定了方向。「一帶一路」會隨着習近平執政的深入而在對外戰略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一帶一路」的規劃上,不僅對中央部委做出了要求,同時要求各個省份積極參與這一進程,並將此作為考核省級政府能力表現的一項重要指標。未來,「一帶一路」將逐漸替代「對外開放」這一概念,成為中國對外戰略新的代名詞。

嘗試影響國際秩序

最後,「一帶一路」倡議將成為中國「偉大復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一帶一路」設計,以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為主;未來的「一帶一路」戰略有望在中國與目標國進行政治、軍事合作上探討新的路徑,推出該戰略「升級版」或「一帶一路2.0」。相信中國政府和學者也在探討如何理論化「一帶一路」,最終成為中國實踐對國際秩序演變作出貢獻進行總結,為中國國力崛起後「軟實力」和對國際秩序注入新內容。

因此,未來「一帶一路」的成敗無論怎樣,都代表了自毛澤東時代後,中國在對外戰略方面作出最大的一次投入,也是中國對國際秩序產生影響作出最為厲害的一次嘗試。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