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和港大不約而同地發表有關候任特首梁振英的支持度調查。梁振英人就只得一個,但兩間大學在接近時間所做的民調卻各走極端,一升一跌。
其中道理,本欄在行政長官選舉之後已經解釋過。當時,兩間大學民調中心所做的候任行政長官支持度調查也有很大差距,不過當時是第一次做,並無以往數字可以比較,所以縱有差別,也不致一升一跌那樣突出。
差別的原因,主要是港大所用的問題是一條假設性的問題,就是假如你明天可以投票選特首,你是否會投票支持梁振英?然後用這個反映在「明天投一票」的虛擬情景下所得的票數,去代表梁振英的支持度。
至於中大則是實話實說,講清楚梁振英已經是當選的候任行政長官,市民有幾支持他擔任這個位置?
兩條問題完全不同。最大的分別是港大的不設前提,不當梁振英已經是候任特首,市民可以重新開始;而中大的就是接受現實,並從這個現實來評價梁振英。
同樣的問法也適用於現實生活。如果你問一位女士怎樣評價她的丈夫,可以用港大模式,也可以用中大模式:若然用港大模式,就是假設那女士可以重新挑選一次伴侶,張三李四,人人均可;反觀若是用中大模式,就沒有再選擇的餘地,嫁了張三就是張三,嫁了李四就是李四,按照這個事實來對丈夫評分。
現實中,兩種問法都會出現,但含義有所不同,不能直接比較。若從現實出發,嫁了就是嫁了,恨不相逢未嫁時,也只得個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