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冠肺炎病毒變種仍在發酵之際,傳來台灣打破逾250天本土零確診紀錄,實非好兆頭!相反,全球股市總市值近期迭創新高,與被疫情陰乾的實體經濟大大脫鈎,反映金融市場風險正不斷累積,投資者必須提防今次病毒變種會快速擴散至失控,足以引爆金融危機,並對各大央行的貨幣政策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人類束手無策的瘟疫,多國只能頒布緊急旅行禁令,禁止英國客運航班到境,雖然凡事反應慢幾拍的世界衞生組織向市場派定心丸,指未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變種加劇了疫情的嚴重性,但以其公信力而言,實難以服眾,且全球在防疫及研發疫苗工作上得不到充分合作,焉能倉卒下定論?反而,愈來愈多專家警告,今次在英國發現的變種病毒傳染率高,現有的疫苗未及應對,且變種病毒可能已在美國甚至亞洲散播,聽罷頓時令人心裏一寒。
禍不單行的是,過去近一年在防疫工作上表現出色的台灣,昨竟傳來本土個案,台灣股市亦為之震盪,意味防疫「冠軍」又如何?香港既人口高度密集,又有如斯無能的政府,股市當然跟隨腳軟。此外,日本、南韓、內地、新加坡、澳洲等也以跌市作結,足見疫情突現重大不確定性,使市場期盼明年經濟復甦的憧憬可能又再幻滅!
事實上,月底就是歐美的聖誕新年旺季,而明年1月底就是中國2月農曆新年前的春運高峰期。換言之,未來兩個月正是全球人口大規模流動的旺季,偏偏撞正病毒變種,只要有少許地方的民眾不聽話四處逃竄的話,必然會拖累全球大爆發,猶如今年首季的超級混亂恐慌場面又會重現眼前。
回看3月全球金融市場暴跌,各大央行全力祭出救市措施,包括聯儲局實施零息兼無限量放水和購買企業債,成功穩定市場信心,讓金融市場快速止跌反彈,眼前全球股市在海量的貨幣供應下,總市值已膨脹至逾百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惟商業景氣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全球航空客運業依然死寂,大量企業看不見盈利前景,更多的工人失業。股市的熾熱與實體經濟的冰封各走極端,但各國的財赤已明顯惡化,應對重大金融系統性風險的能力顯然已非今年初的狀態。
若以「股神」巴菲特一向主張的指標來衡量金融市場風險,目前已呈嚴重高估,根據往績,大冧市之日正在倒數。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與其再胡亂入市,倒不如認真看待變種病毒所帶來的經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