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戰寡頭壟斷 華品牌力爭上游

萬眾矚目的蘋果公司公布季績,結果未盡人意,前晚美股收市後場外交易股價應聲插水。業績焦點是內地客至愛的iPhone,在近年國產手機品牌步步進逼下,在華銷售持續放緩。所謂猛虎不敵地頭蟲,國產貨已在內地市場扎根,突破進口貨寡頭壟斷局面,未來力爭上游躋身國際舞台,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勢所難免。

蘋果第二季財報出爐,市場聚焦王牌產品iPhone銷情,在業績期內錄得五千零八十萬部銷量,按年倒退近百分之一,與大行預測的五千一百四十萬部存在落差。蘋果掌舵人庫克一直視為會下金蛋的中國市場,表現最令人失望,於大中華區業務慘遭滑鐵盧,營收連續五季下瀉,按年倒退一成四,相比保持理想增長的北美、歐洲、日本及亞太區市場,中國市場可謂斯人獨憔悴。

一直以來,不少中國「果粉」,不惜南下香港付上高昂溢價,一心想着早買早享受,也使香港成為全球罕見的iPhone轉手中心,每次蘋果有新機推出,全民變身炒家,不眠不休對着官網,望能有幸沾手轉售圖利,搵點快錢。近年炒風今非昔比,一來蘋果看重中國市場,加入成為產品首發國家之列,可是更大的原因是內地買家對iPhone餓機程度,已大不如前。

無可否認,智能手機普及,由以往的奢侈品變成生活必需品,隨着市場成熟,需求放緩在所難免。據IDC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智能電話出貨量,只錄得百分之一點六增長,與一五年逾一成比較,顯見放緩。三星與蘋果去年因為「電池門」及款式未有大改動,市佔率雙雙流失,但爛船還有三斤釘,至今還手執全球近四成市佔率!不過,打着高性價比的中國品牌已迅速冒起,華為、OPPO及VIVO步步進逼,緊隨兩大巨頭之後,進據智能手機五強,包攬餘下三席。

五年前,沒有人估計國產品牌有逼近三星及蘋果的一日,可是綜觀環球市場,今時今日已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白熱化,手機的軟硬件差異化收窄,生產商面對零部件價格持續上漲壓力,國內品牌過往恃着高規平價優勢也成過去,逐漸與國際知名品牌漸行漸近,未能好好經營品牌發揮商譽溢價,將成本轉嫁的企業,不少已在淌着血經營,進入汰弱留強的境況。

值得關注的是,在未來可見日子,國產品牌躋身國際舞台固然不再是夢,不過可以預期,更多未能做大做強的山寨品牌將會相繼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