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房地產市場一片榮景,但踏入三月,至今已有逾三十個城市收緊限貸限購,兩大評級機構昨更響警,預期次季整體銷售及樓價將會下滑,勢令中國經濟及金融風險更形突出,一時間大有山雨欲來之勢,地產商的暴利黃金期恐怕無以為繼。
綜觀最新公布的內房企業去年業績普遍亮麗,銷售額超千億元不在少數,但一眾房企高層卻對前景相當保守。有的非常悲觀,直指本輪調控會超想像;有的表示已做好準備,迎接很快到來的房價下跌;而有的則計劃調整負債結構,今年將主力償債,以減低負債率。縱使久歷戰陣的地產商亦顯得忐忑不安,可見今輪樓市調控相當嚴峻。
其實,今年內地樓市開局不錯,三、四線城市銷售動力較預期佳,加上市場普遍預期當局樂見樓價平穩上揚,若不出現突然飆升引來政策調整,今年的銷售預料仍有可觀增長。然而,隨着愈來愈多城市加入限購限貸,房企高層的擔憂恐會成真,標普預警今年全國整體銷售額將按年減少一成。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一、二線城市土地早被搶成天價,在當局虎視眈眈下,新盤開價深受制約,在兩頭受壓下,地產商利潤率勢將受損。雖則有指地產商可手持現金,待市況回調時才入市,或伺機併購財困同業,但現實是發展商最怕沒有項目可做,坐等市場變化,如何向股東交代?又如何營運?至於併購同業,機會更是稍縱即逝,談何容易!遊戲規則如此,房企惟有硬着頭皮繼續玩下去,而隨之而來的,則是危如累卵的高負債。
事實上,據統計行業平均淨負債權益比率達八、九成,個別公司更高達百分之七百。其實,內地早對相關借貸氾濫有所警惕,無奈早年全球量化寬鬆大行其道,當局亦定向量寬向國企輸血,但不少資金卻透過影子銀行理財產品流向地產商,不少上市房企則通過發債來籌集資金,造成槓桿愈來愈高。
隨着美國踏入加息周期,內地亦着手去槓桿,地產商成為打壓對象。去年十月起,不斷對地產商發股發債設限,還一直打擊房地產貸款納入理財產品,地產商因而轉向境外發債,但計入人民幣貶值等因素,企業現金流負擔勢必百上加斤,成為行業短期風險。
如今,在中央領導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調下,內房黃金期恐已不再。隨着限購限貸政策全國開花,在各地分散投資的大型房企亦將面臨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