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硬指標 加快轉型是正路

中國在經濟增長換檔期間,正試圖淡化國內經濟生產總值高低的問題,但實情是硬性指標對中國「十三五」規劃十分重要,尤其是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每年必須創造大量新增職位空缺,力保國民收入持續提升,並維持經濟中高速增長,但要達此目標,則必須優化刺激經濟的政策。

中國今年第三季經濟增長百分之六點九,迫使中央放棄「保七」。有指「十三五」期間增長底線應在百分之六點五至六點六,原因是中國目標在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及人均收入要較二○一○年時翻倍,因此未來每年經濟增速對最終能否達標起重要作用,當中更要計入人口增長及外圍經濟形勢等變數,現要勾勒一個令人信服的五年發展藍圖殊不容易。

目前中國正面對中等收入國的困境,包括製造業增長放慢、產業多元化及投資不足等問題,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此外,勞動力成本近年急速上漲,國際競爭力下滑,同時創新及技術水平追不上來,產業高不成低不就,加上產能嚴重過剩,縱使中國搬出製造二○二五及互聯網+等產業升級宏圖,仍難掩轉型內需成效不彰。

事實上,中國在摸索新經濟增長模式過程中,不但難為了央行,也解釋為何今年內數度減息降準,實體經濟卻無大起色的原因,甚至惹來貨幣政策失效的疑惑。人行研究局直指,地方政府愈追求經濟增長數字,愈會發現財政及貨幣政策不夠靈活。中國當前面對結構性經濟問題,單靠周期性財政或貨幣政策工具去解決,只能紓緩轉型陣痛,卻並非對症下藥。

無可否認,中國表面上雖無通縮問題,但物價升幅長期低於存款利率,令實質利率高企,變相不鼓勵社會及私人投資。央行持續減息除要直接刺激需求,同時鼓勵存款資金離開銀行體系,投入經濟及投資活動。有經濟學家相信明年底前會進行多三次「雙降」,既反映現時利率水平不夠低,也顯示內地經濟中期仍未擺脫困窘。

從中國物價及生產物價指數來看,內部消費疲弱,工業生產等私人投資增長放慢,帶動經濟增長的重任落在政府身上,可惜中央過去一味大力投放在基建等項目上,不但舊調重彈,也跟產業多元化背道而馳。

中央鼓勵企業走出去,對海外大灑金錢的同時,未來應加大力度引入外國私人投資,加速內地經濟轉型才是創造多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