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今年年底美國總統大選日漸逼近,針對民主黨的負面宣傳攻勢一浪高於一浪。烏克蘭國會議員傑爾卡奇日前公開多段錄音,稱拜登在任前副總統期間,曾以十億美元貸款為籌碼,向烏克蘭時任總統波羅申科施壓,迫使對方撤換曾調查拜登兒子亨特任職的天然氣公司的總檢察長。
儘管這些據稱是一五至一六年間的錄音片段,暫未能證實真偽,但有關傳聞早已在共和黨圈子流傳甚久,特別是總統特朗普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更被指是赴烏克蘭尋找相關證據的重要推手,有人甚至懷疑,傑爾卡奇可能替特氏效力。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拜登父子的傳聞,一度沉寂下來,但卻在此時此刻重新浮上水面,說跟選舉沒有關係,三歲小孩也不會相信。在今年三月「超級星期二」前,拜登的選情一度看淡,代表民主黨最左翼的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一度成為最熱門參選人,幾乎沒甚麼人提及這宗醜聞。
直到最近,共和黨籍的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約翰遜,才通過對拜登父子跟烏克蘭天然氣公司關係的問題進行調查。儘管約翰遜說得冠冕堂皇,強調民眾知情權必須得到保障,問題是,委員會除了調查拜登外,還有很多正經事可做,特氏應對疫情不力,國務院監察總長利尼克被指因調查國務卿蓬佩奧濫權而被炒,委員會置若罔聞,擺明雙重標準。
人們可以看到,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大規模爆發,特氏一直在打的「經濟成就牌」宣告破產。過往經驗,第一任期末段國內經濟表現欠佳者,幾乎都無法連任,老布殊挾海灣戰爭勝利的餘威,結果仍然敗於年輕的克林頓,便是典型例子。特氏要再創奇迹,除了抹黑對手,已無其他板斧。或者確切一點來說,儘管無法說服選民自己是清白,但至少證明天下烏鴉一樣黑,政客不論來自哪個黨派,均無誠信可言,於是性醜聞、勾結外國勢力的黑材料,人人有份,選民只能「比爛」。 有分析指,拜登須慎防「通烏」醜聞發酵,演變成「班加西事件」的翻版,並非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