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前副總統拜登被指在二十多年前擔任參議員時,性侵前女幕僚里德,事件發酵半個月後,拜登終於開腔回應事件,堅決否認,強調新聞機構已和其辦公室數十名前員工訪談,沒一人回應與里德的指控脗合。
這宗醜聞孰真孰偽,自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事件卻凸顯美國政壇及傳媒界的偽善以至雙重標準。首先是總統特朗普,他竟一反常態,不僅沒有「檢到槍」落井下石,反而「力撐」對手,聲稱指控可能不實,支持對方開腔回應。特氏當然不會那麼「好心」,輕輕放過對手,有理由相信,他此舉只是「先禮後兵」,等到真的在選舉擂台上對壘,才開足火力攻擊對手,屆時民主黨已把全部注碼押在拜登身上,覆水難收。
撇開政治小算盤不說,特朗普「支持」拜登回應性侵醜聞,認為女性的聲音應該被聆聽,這本身就充滿黑色幽默。特氏捲入性醜聞的「經驗」,絕對不比拜登遜色,但人們幾時見過他公開作出回應?至於「聆聽女性聲音」則更加可笑,到底是誰在大選前夕給前色情女星掩口費?
美國主流媒體的醜陋面目,更是暴露無遺。里德對拜登的指控,最先由親桑德斯的進步派小型媒體曝光,再由右翼媒體跟進,至於其他標榜公信力的主流媒體,則一直採取冷處理手法。《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傾向民主黨,乃明擺着的事,情形就如爆料的媒體撐桑德斯一樣。然而負責該報道的記者,卻說了一番令主流媒體汗顏的話。他認為,報道事實是媒體天職,政治影響如何,並非記者該考慮的事,如果他要以此醜聞打擊拜登,就會等到十月才出街。
人們可以看到,同樣是政治人物捲入性醜聞,自由派媒體對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絕不留手,報道連篇累牘,巨細無遺;但諷刺的是,里德的確曾替拜登工作,亦有電話錄音證明,其母親曾嘗試致電真人騷談及事件,論表面證供,比指控卡氏性侵的女教授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由派媒體此前一直噤聲,背後顯然有政治考慮,專業判斷難免被棄如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