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反政府示威持續,至今已造成數十死過千人傷,政府實施宵禁令,網絡被大規模封鎖,結果卻激發更多人上街湧入巴格達。總理馬赫迪為求平息民憤,已宣布盡快改組內閣,實屬明智之舉。因為一個與民為敵的政府,擺在眼前的只有兩個選擇,就是「被人民推翻」或「自行內部改革」,而前者的政治和經濟成本一定比後者高。在事情尚未不可收拾之際,執政者及早鋪設下台階,消除民憤,才是明智之舉。
反政府示威的原因,一般包括反對貪腐、失業率高、競選承諾未兌現等,但今次伊拉克亂局的起因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它竟由一位人民英雄所引起。上星期,攻打伊斯蘭國的功臣、反恐部隊將官艾沙迪遭總理調職貶謫,激發民眾強烈反對,他們在社交網上貼出「我們都是艾沙迪」聲援,這股怒火最終演變成反政府暴潮,一下子將國內所有深層次矛盾爆發出來。
調職風波背後牽涉一場外國勢力派系角力,由於艾沙迪拒絕靠邊站,因而成為他人的眼中釘。他領導的伊拉克特種作戰部隊(CTS)由美軍一手訓練和培養,被視為親美勢力的中堅分子。但與此同時,伊朗的準軍事組織「人民動員」亦積極擴張勢力,推動驅逐美國的議程。四年前,艾沙迪單憑二百五十人兵力收復一個重鎮,威震全國,卻因拒絕伊朗民兵的支援而種下不解之仇。他堅持一個原則:如果我接受了非伊拉克人的幫助,史書就不會說勝利是屬於伊拉克人了。這不只是他的心聲,也是人民的心聲。然而,馬赫迪近日卻在「人民動員」的游說下奪了艾沙迪的虎符。因此,今次伊拉克全國示威,除了表達對民生的不滿,亦宣示伊拉克人下定決心,拒絕伊朗的外部勢力入侵。
當地人認為,艾沙迪的去職象徵愛國者遭政治迫害,伊拉克部隊分崩離析,軍權逐漸移交「人民動員」,群起上街實屬應有之義。也許伊朗的執政者對此也有點始料不及,人民表達出如此堅決反伊朗的決心,德黑蘭的伊拉克篡權計劃,暫時惟有擱置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