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烏醜聞續發酵 白宮解畫難釋慮

美國總統特朗普被指向烏克蘭施壓,打壓其競選對手、前副總統拜登及其子亨特的風波持續發酵,面對民主黨展開彈劾調查,白宮公布特氏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七月份的電話通話紀錄。長達五頁的紀錄清楚顯示,特朗普確曾要求澤連斯基與特氏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及司法部長巴爾合作。輿論普遍認為,相關紀錄無異於為民主黨彈劾總統添加彈藥。

據報道,澤氏在電話中同意特朗普的請求,並保證新任檢察官由他選出,方便調查案件。對此,正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澤氏強烈否認屈從於華府壓力,強調「只有我六歲兒子能向我施壓」。澤氏的「撇清」,不管如何軟弱無力,卻是唯一選擇。堂堂國家元首直接聽令於美國,那是天大的醜聞,非得鞠躬下台不可。更何況,澤氏一心要在美俄之間搞平衡外交,徹底得罪美國,絕非明智之舉。

重開水喉 顯見私心

至於特朗普陣營,則以電話紀錄並無揭露違法行為為由,企圖草草收場。巴爾表示,特氏並沒有違反競選財務法,案件應就此作結。潛台詞似乎在說「請求」與「施壓」是兩回事──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權為了國家利益作出必要因應。用特氏自己的話說,如果共和黨人做了拜登所做的事,相信一早已被「電椅伺候」。特氏除了不滿媒體搞雙重標準,也說明拜登的「犯罪行為」本身十分嚴重,尋求外國政府協助,只是「剛好」而已。

特朗普對澤氏到底是請求還是施壓,恐怕還得回到華府對烏國的數億美元軍事援助。據報道,該筆款項早在特、連通話前已決定暫緩,問題是華府其後決定重新「開水喉」的理據為何?是不是跟澤氏答允立案調查拜登家族有關?且別忘記,即使烏方拒查拜登,華府停發援助,無形中有助俄羅斯減少後顧之憂,對於被指「親俄」的特朗普來說,可謂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種種疑問,並非幾頁通話紀錄可以釋除,預料將會成為彈劾調查的焦點所在。事件發展至今,大有演變成比通俄醜聞更大的政治風暴之勢,特朗普能否再次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