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三十年軌迹

其實台灣綠營作類似CEPA令到香港窮人增多、貧富懸殊加劇的指控已經不是首次,簽CEPA之前,他們就用香港回歸來做藉口。

九七香港回歸之後,無論是用貧窮線來量度貧窮的人量,還是用堅尼系數去表達的貧富懸殊差距,實在都是嚴重了、惡化了,所以表面上看這些數字,台灣綠營人士的指控沒有錯。

民進黨沒有錯,卻不夠全面。如果把有關的數字資料再往前推,而不是由一九九七年起步,那就不難發現,這種貧富懸殊惡化的現象,早於一九九七年前就發生。

筆者手上的數據由一九八一年開始,堅尼系數一直上升,從來沒有停過或下降過。由此可見,貧富差距擴大,不是回歸或者簽了CEPA才有的問題,兩者也不是肇因,因為這個問題三十年來都存在,並且一直惡化下去,那就說明這是和香港的經濟制度和結構有關係,而不是由回歸和簽了CEPA所造成的。

貧富差距大,是因為香港實施自由放任經濟,並且抽低稅,這種制度注定香港有貧富懸殊的問題。如果政府規管多,這樣限制,那樣限制,可以發財賺錢的機會自然少了;如果抽高稅,就會變成做又三十六、不做又三十六,貧富之間也會扯平。若政府採取自由放任政策和低稅制,就一定會造成貧富懸殊。

如果我們因為道德良心也好、面對全面普選的政治壓力也好,認為貧富懸殊不能持續惡化下去,必須要處理和解決,那就只能重新檢視我們的經濟制度以及稅收制度,又或檢討某些福利措施。這些因素與貧富懸殊才有因果關係,回歸和CEPA,只是民進黨信手拈來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