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宅市場過熱時考慮推出「港人港地」政策,賣地條款加入限制只准把物業售予港人,是新一屆特區政府房屋政策其中一個矚目的地方,具體落實時會怎樣做呢?房屋協會推售的私人住宅發展項目喜雅,率先限制一手買家必須持有香港身份證,由於是在預售樓花中添加限制,嚴格來說是「港人港樓」,但仍可視為「港人港地」的一次初步實驗,大收宣傳效果。不過,市民必定會問:真的就是這樣嗎?
市民對「港人港地」肯定有期盼,離不開以下幾項假設。首先,無論是一手或之後再轉手,買家應是港人。其次,由於非港人買家被排除在外,少了一點炒味,相對其他無任何限制的私人住宅,樓價該相宜一些。最後,既然是協助港人置業,定價再多一點優惠亦無可厚非。
如果以上述標準來衡量,喜雅的發售安排,肯定不符合市民期盼。房協只規定一手買家需要持有香港身份證,但不要求必須是永久性居民,將來要轉手並沒有禁售期,二手買家也沒有身份限制。至於其他安排包括不接受公司名義認購,每人只限買一伙及由電腦抽籤揀樓,與「港人港地」概念沒有直接關係。此外,喜雅的定價並不便宜,極其量只是貼市,沒有任何助港人置業的意思。
從中可以看到,實踐「港人港地」並非講咁易,發展商要核實一手買家的身份應該不難,但二手買家如果也規定必須是港人,身份應由誰去核實呢?在定價上,既然屬私人發展項目,在商言商便很難不參考同區樓價,不會賣大包。而且,在樓盤銷情及照顧港人優先買樓兩方面,顯然要取捨,只求做得平衡一些而已。不客氣地說句,房協這個試驗性頭炮根本就是不倫不類。
很明顯,要實行「港人港地」必須有完整配套,否則必定虎頭蛇尾,變成虛有其表,與市民的期望出現極大落差。可惜政府的房屋政策往往傾向解決眼前問題,缺乏全盤規劃,例如針對上車難,便搞限呎限量;照顧無資格住公屋又買不起私樓的,便決定復建居屋;對於因為交租而無力儲錢買樓的,則來個「置安心」,把市場肆意分割,令人眼花撩亂。
房屋政策很多新意念都可以融匯貫通,好像「港人港地」和資助房屋政策便有共通之處,結合起來反而更容易做。這些政策應該長期執行,毋須太計較樓市周期,試想想在樓市熾熱時才推出港人港地,到落成出售恐怕已是另一個世界。歸根究柢,市民最擔心的是住宅供應不足,樓價升到完全負擔不起,「只限賣給港人」卻淪為噱頭,怎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