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顛倒黑白淆 統戰失敗豈無因

中共中央統戰部日前披露今年統戰工作的七個重點,包括「進一步做好港澳台海外爭取人心的工作」,問題是,統戰工作只認錢,權貴奉為座上賓,是非顛倒黑白淆,怎麼可能爭取人心?

據報道,中央統戰部提出,在港澳台方面的工作,以增進認同、深化交融為目標,以國情考察、尋根謁祖等「力爭入腦入心」。這些工作看似高大上,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很可能逐漸變味,甚至淪為一些官員斂財的搖錢樹。

事實上,回歸後香港問題之所以積重難返,以至發展到公然倡導港獨的地步,除了西方勢力破壞與操縱,更重要的是中央有些部門在港推行一套讓人心寒的價值觀,導致人心迅速流失,尤其是一些中央官員與港澳地區的權貴結成既得利益集團,躲進衙門會所成一統,不理港澳市民的疾苦聲,這些人與其說是搞統戰,不如說是被人統戰招安。

愛國有罪 賣國有獎

不少統戰官員只認金錢不認立場不分是非,誰有錢就統戰誰,誰給的錢多誰就可以獲得政協委員的帽子。舉目望去,香港政協委員大多數是富豪和權貴,有的甚至是一家大小齊上陣,兄弟姊妹都有份,人人頭上頂着政協帽子,但他們是否真正愛國愛港,實在令人懷疑。試想想,在類似反佔中反港獨等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有幾人站出來登高一呼?當權貴們紛紛成為統戰部門的座上賓,一起推杯換盞,基層市民自然避之則吉,難怪回歸後香港人心日漸疏離。

掌握統戰大權的官員之所以青睞富豪權貴,主要是可以從中收取好處,逢年過節都有紅包,富豪權貴可以幫這些統戰官員辦理諸如小孩赴外國留學甚至移民、轉移資產等「私事」,而統戰官員則幫富豪權貴在國內爭取項目和資源,雙方互相利用,一拍即合。

統戰的本質是爭取與鬥爭,對中間力量要通過感化和說理等手段爭取他們的支持,而對頑固不化者則要堅決鬥爭,削弱他們的力量,因此統戰有一定的立場與底線。但最近十多年,統戰不分是非甚至顛倒黑白,大搞愛國有罪、賣國有獎的一套,結果劣幣驅逐良幣,反而讓人離心離德。

最明顯的是對香港壹傳媒的態度,《蘋果日報》反中亂港,以推翻中共為己任,但中資機構卻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廣告,連井岡山市也在其刊物刊登紅色旅遊廣告,而深圳等地則放縱《蘋果日報》走私銷售,珠海有出版社甚至為黎智英樹碑立傳。當局如此顛三倒四,使真正的愛國者望而卻步,令反中亂港者更加猖狂。

統戰系統看似清水衙門,內中的腐敗卻臭不可聞,如果當中的貪官沒有被清除,要想撥亂反正,發揮統戰威力,爭取人心,恐怕只是鏡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