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周二公布《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目標是2035年前成為空氣質素媲美東京及巴黎等國際大城市,最終目標則是空氣質素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空氣質素指引》。這個目標聽起來真的非常偉大,但白日夢通常都很漂亮美麗,問題是夢醒後還有幾多會留低?
說這個《藍圖》是發夢實在一點也沒有錯,既未有訂立清晰減排指標,亦未有提及開放電網等策略,缺乏具體行動及達標時間表,環團斥之為「空頭支票」。當中漏洞處處,例如臭氧濃度日趨嚴重,沒有積極對策應對,靠發夢是打救不了港人。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確具備做高官的條件,這裏不是說他決斷英明,而是吹牛皮面不改容,他表示推動《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訂下2035年或之前需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的目標,以達致2050年前車輛零排放,並指目前每5輛新登記私家車就有一輛為電動車,黃局長稱有信心未來會繼續增加,但這個信心又從何而來?本報曾報道電動車配套不足,包括充電泊位只是虛應故事,而且電動車事故層出不窮,以香港人講實用的心態,何以見得會改用不太方便的電動車?
對於溫室效應的問題,發電是氣體最大排放源,黃局長強調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會是未來工作重點,尤其是針對氫能在香港的應用,但提高至多少比例則未有提及,《藍圖》中亦未提及開放電網,擺明是「吹水唔抹嘴」,像被問及會否研究再開放內地電網引入核電時,黃僅答下半年會再推出更新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屆時會有相關公布,叫大家「再等一等」。高官看來很喜歡考驗市民的耐性,甚至大家鬥長命,若繼續懶懶閒的處理空污,空氣藍圖的目標看來不但2035年前達不到,就算2053年也不敢樂觀,等,等,等,可能要等足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