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財政司司長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措施為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與去年全民領取現金10,000元相比,的確是大幅度地「減糖」。不論如何,我們也希望能夠派得「好好睇睇」,不要再重蹈數年前的覆轍,將資源浪費在無謂的行政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今年度可謂香港戰後最為艱難的一年,財政赤字高逾2,500億元,並預計未來4個財政年度均不會出現盈餘。當局採取審慎理財的政策,大幅度減去「派糖」措施,希望能夠獲得市民的理解。既然受到環境所限而不能「加糖」,政府以新穎的形式派發電子消費券,實希望其能夠處理好當中的行政細節,否則市民必然記在心裏。
想起2018年的「派4,000元鬧劇」,許多市民仍然心有餘悸。在現今資訊科技如此發達的年代,當局竟然「走回頭」使用紙版申請表,實在令人啼笑皆非。當時,在政策出台不久,我已預示會出現環保及人手不足等問題,果不其然地一一說中。有些市民甚至在10多個月後才能收到款項,而政府還要專門聘請大批人手處理申請。從諷刺的角度來看,也許是政府真的用心良苦地增加就業機會吧。
直到去年,當局宣布派發10,000元現金,其行政的手段也開始務實起來,改為接受透過網上銀行的申請。然而,要市民為其「埋單」一次後,才能吸取經驗優化措施,本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如今,當局希望藉消費券推廣電子支付,最終又是否真能如其所願,現時皆是無從判斷。就如最簡單的問題,許多小商戶只接受現金交收,電子消費券對於他們是「得物無所用」,而市民的消費可能只令大商戶受益。稍早之前,政府曾以改善衞生為由,為公眾街市商販提供一次性5,000元的資助,鼓勵其安裝流動式交易系統,但成效卻是相當之低。如今,當局推出電子消費券,又會否多行一步關心到小商販的實際操作呢?
另外,根據歷史上多地派發消費券的經驗來看,其中一大弊病,就是持有者與商戶互相勾結兌換現金,使政策未能有效刺激市場消費的行為。至於香港的實際情況,我們留意到有些「別有用心」的人,近年宣揚排他性的「經濟圈」概念,而其在守法意識上又相信是相當薄弱。若然他們鼓吹市民直接利用電子消費券兌換現金,政府將會有何種方法應對?可能當局還沒有想過,但最終真的讓如此情況大規模出現時,就一定會令政策作用徒勞無功。
事實上,許多市民對當局的執行力是相當沒有信心。就如「安心出行」一事上,當局較早前強制所有食肆要求顧客使用應用程式,又或以紙筆留有聯絡方法。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而當局留有如此大之漏洞,當然會任由人鑽來鑽去。要知道,「安心出行」最大的用處,就是利用科技做到疫情追蹤。如今不少人仍選擇紙筆記錄出行,最終成效則可想而知。由此可見,當局即將推出電子消費券卻又中門大開,出事機率實在不可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