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很多世界第一,有辣有唔辣,但衰的居多,其中大鼠戊肝首發及個案獨佔鰲頭,佔了全球超過九成宗數,固然醜出國際,即是表面上是經濟繁榮指標,樓價是所有地方平均最貴,據統計打工仔最少要用20年薪酬不吃不喝才可買個小小單位,沒有樓的要交死一世租幫人供樓,近萬元租金只夠住百呎劏房,而只有一幢自住樓的業主想換大一點的樓房,差價驚人,郁不得其正也。
政府對於這個樓市也是束手無策,推行所謂樓市辣招加了多重印花稅,十多年前據說是為了遏抑樓價瘋狂升勢,試問現在樓價是當年幾多倍?當年買不到樓的,現在更買不到樓。當年有能力買樓,現在卻受制樓市辣招動輒百萬元額外稅項,不勝負擔,不能入市,等啊等,樓價卻不會等人,火箭向上升。當中原因很複雜,但肯定的是樓市辣招未能遏止樓價升勢,反而綁死自由物業市場,令到樓市在經濟低潮未能正常地調節,成交萎縮,疫市下更加翻身無望。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百業蕭條,失業率飆升,各界敦促撤銷樓市辣招,藉此搞活經濟,如像打通被阻塞的大動脈,但政府「聽啲唔聽啲」,只是撤銷非住宅物業辣招,仍然拒絕為住宅物業鬆綁。最新財政預算案依然沒有從善如流,反而提升股票交易稅,希望幫補日漸乾塘的庫房。
商界及議員紛紛指政府是「攞石頭砸自己隻腳」,對經濟損失大於得益,要嘛就整體檢視改革稅制,而不是找一項加稅便可以改善結構性問題。政府放風指樓價及住宅物業成交量未有出現明顯下跌,擔心「撤辣」會給予市場錯誤訊息。其實政府真的是過慮,有點船頭驚鬼,船尾驚賊,而且還高估自己在市民心中的地位。經過多次教訓,見過鬼都怕黑,還有誰會覺得政府對樓市有絕招,不落井下石已經還得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