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部委常務副職 風向意義不同

近期,一批中央部委人事調整,都涉及了常務副職這一崗位。比如,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孟祥鋒調任中央辦公廳常務副主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梁言順繼任工委常務副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江金權升任本部門主任。

常務副職是部委一類特殊的設置,這些部委的正職,由黨和國家領導人兼任,故而設立正部級的常務副職輔佐之,其級別和職權都較普通副職為重,但不同部門,情況並不完全相同。

第一類是那些覆蓋領域廣、機構隊伍龐大的部門,譬如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公安部等,或是領導某一系統十幾個部委,或是自上而下垂直統轄全國隊伍,其部長都由領導人兼任。在新時代,強調由一把手履行主體責任,故而常務副職相當於首席助手,在中共十八大之前稱為「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十八大之後改稱「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原因就在於日常工作改由部長親自掛帥主持。

第二類則是一把手基本只牽頭掛名,由常務副職負責日常事務。例如中央黨校、全國總工會、法學會、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社會主義學院等,基本屬於這種情況,其校長、主席、會長、書記並不常駐該機關,常務副職是實際的當家人。以上兩類機構的常務副職,都屬於標配,如果出缺,即刻會有人調補。

還有一類常務副職,則並非固定常設。這類部門與第一類部門有相似之處,均是位高權重的樞紐機關;但不同之處在於規模較簡,故而領導職數較少,在正職主持日常工作的情況下,並非一定需要設置常務副職。中央辦公廳、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都屬於這種情況,它們都直接服務最高領導層,屬於辦事機構。

中辦在2017年十九大之後直到此次孟祥鋒履新,一直未設常務副主任。在十八大之後從2012年到2015年,也未設常務副職。中央政研室在2009年首次設立常務副職,其後在2013年常務副主任何毅亭調任黨校常務副校長後,直到2017年亦出現過空窗期,後相繼由王曉暉、江金權擔任。中央財經辦則是在2018年首次設立常務副職,由副主任韓文秀擢升。中央外事辦在2015年原常務副主任宋濤調任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之後,副主任孔泉曾經短期繼任,目前未設常務副主任。

掌據黨務中樞要津

所以,第三類的常務副職,更多的是因人而異,因人設崗,沒有適當人選的時候則不設,對於一些培養重用的幹部,則以常務副職安置之。故而可出任常務副職,則釋放了明確的重用信號。江金權由副主任到常務副主任,如今升遷主任,成為官方最核心智庫掌門人,仕途看漲。同樣的,從前幾任中辦常務副主任的軌迹來看,如今孟祥鋒能夠履任,未來更上層樓亦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黨管一切的新格局下,在距離二十大還有兩年的時間節點上,提拔卡位,掌據黨務中樞要津,將起到重要的加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