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重新出發談何容易

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今年的施政報告延遲發表,本以為應該有點新意,結果大失所望,依然是一盤乏善可陳的大雜燴。特首林鄭月娥事先張揚向中央部委爭取惠港政策,到底爭取了甚麼?整份報告與內地有關的內容主要就是「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預留4.3億元資助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但港府可有想過,香港大學生並不比內地大學生優秀,也不具備特殊的競爭力,憑甚麼認為大灣區企業一定會聘請他們?

在黑暴和疫情雙重打擊之下,香港經濟冰封,百業蕭條,失業率持續上升,青年就業問題尤其嚴峻,不少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施政報告開不出良方妙藥,只好以「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敷衍了事。實際上,內地並不缺乏人才,每年高校畢業生達800多萬人,還有數十萬「海歸」學生,外語能力和國際視野都勝過香港大學生。何況這些年香港各間大學給人的普遍印象是熱衷於搞政治,有些學生更以「暴大人」沾沾自喜,許多香港企業尚且敬而遠之,遑論大灣區企業,施政報告「送走青年」的如意算盤注定打不響。

施政報告另一項與內地有關的內容是,中央同意在有需要時,預留一定數量的內地研發或生產的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這大概就是林鄭月娥所說的向中央部委爭取惠港政策之一,中央無疑出於一片好心,怕只怕又遭黃絲抹黑,吃力不討好,正如中央協助港府檢測病毒反被指「DNA送中」一樣。

「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這正是港產官僚的最大特色。施政報告強調香港享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中央在一國兩制下對香港一貫支持,可以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說白了也就是寄望中央打救,港府既沒有能力處理日常事務,更沒有能力駕馭複雜局勢,除了不斷向中央伸手,實在不知還能做甚麼。重新出發?別開玩笑了,先控制疫情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