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安心出行低效 不宜放任不理

於上周,政府開放「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予市民下載,藉以讓大眾有效記錄日常出行,有助追蹤社區感染途徑。然而,要使計劃取得成功,就必須有廣泛覆蓋和高度參與,否則最終只會令其淪為「唔湯唔水」的措施。

應用程式 追蹤病者

有些境外地區在疫情爆發之初,已推出流動應用程式追蹤群眾的出行資訊,而且範圍可謂相當全面。以新西蘭為例,當地衞生部門規定每一個場地處所的負責人,包括店舖、食肆、健身室、學校或交通工具等,皆需提供二維碼作為特定程式掃描之用,或利用紙筆記錄停留人士的聯絡方法。

顯然,香港最失策之處,就是沒有硬性規定所有場地,皆需提供二維碼予進出的市民使用。現時,雖然約有一萬多個公私場所參與計劃,但覆蓋性只能說差強人意。若然市民真希望存有完整的出行紀錄,相信也不能依賴「安心出行」所保存的資料。不過,至少流動應用程式能夠提升市民記錄出行的意識,或更能留意所經的場地,對於防疫來說亦算有一定幫助。

「安心出行」亦有另外一大問題,就是在境外無法下載程式。有朋友曾告訴我,他準備回港而又希望預先熟習相關軟件,但無奈卻未能從網上成功下載。即使回港後,又因電話程式帳戶非為本地註冊,最終無法使用「安心出行」。簡單來說,應該就是當局將程式放上相關平台時,設置只限於香港境內用戶,才會出現如此尷尬的情況。就此,資訊部門應研究如何改善,以讓更多市民能夠暢順地使用程式。

另外,當局不妨考慮增強程式在交通工具上的覆蓋性。想深一層,公交系統應是相對高危地方,一方面港鐵或巴士車廂是密閉空間,另一方面乘客間難以保持足夠距離。當局可鼓勵在車站或車廂內的不同位置,張貼足夠數量二維碼,讓用戶仔細地記錄乘搭班次及就座位置。當數據量足夠大時,就更容易追蹤感染者行蹤,以及辨別曾身處於附近的接觸者。

當然,正如疫情爆發以來,每當政府推出防疫措施,大部分情況均會有人以政治原因唱反調,而今次也不例外。部分政界人士直言,應用程式可能會引發私隱問題,有機會讓出行紀錄交予非衞生部門人員,故不會鼓勵市民下載及使用。

對於個人資料保護,我相信當局能夠重視相關法例及精神。創科局亦表示,應用程式資料保存在手機內,亦只會在用戶確診新冠肺炎後,才可利用授權將訊息發送至衞生部門人員。一般情況下,外界難以讀取已儲存資料,故私隱外洩機會相當之低。

不過,政府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宣導上,驟眼看來相當不夠,既沒有向市民強調參與計劃的重要性,又沒有反覆交代保護私隱的安排。當局更在某次訪問中,指出沒有使用人數的具體目標,甚至說只有一個人下載也會對疫情有幫助,不免令人懷疑其執行能力,亦會令人相當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