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的跳舞群組成員確診案例,一下子把香港的感染宗數,從每天10宗上下,提高到六、七十宗,數字不可謂不驚人,也令人覺得香港的疫情已經失控。食衞局也忙於應對,狼狽不堪,既宣布有關人士全部要強制檢測,但又未見在特定檢測中心預先安排人手和物料,多次引起去接受檢測市民的不滿。根據昨日數字,單是該群組已增50宗個案,累計共錄得逾130宗病例。有關的跳舞場所共有14個,所以涉及人數可能更多。
如果不是因為有跳舞場所的參加者確診,我們非內圍的旁觀者不可能了解,原來群組內包括不同成員和階層。有人是純粹去私人會所式跳舞場練習跳舞,有人是舞蹈導師,其他有負責清潔場地的工人,和提供食物飲品的服務員。除了私人會所,也有跳舞場是附設在酒樓食肆之內。私人會所單純為會員服務,到場者名單齊備,出事後也方便追查,容易通知眾人去接受檢測。但附設在酒樓食肆的跳舞場向公眾開放,酒樓做生意通常收取現金,顧客並非會員,要逐個追查甚為困難。幸好來跳舞的以熟客佔多,因時常預先訂枱,與部長經理認識,有電話可尋。最頭痛的是酒樓跳舞廳在早、午市都開茶市接待普通茶客,食衞局要求把這些茶客也找出來檢測,恐怕有一定難度。
這次跳舞群組涉及人數龐大,背景分散,主要原因是參加者的流動性強。去某個跳舞場跳舞的,可能間中會去另一個場,舞蹈導師很多機會跨場,在甲會所教完之後,可能去乙會所當導師。所以這些跨場人士一旦受到感染,可以在短時間內散播得更廣。有報道便指出,其中一名無病徵的確診男子曾踏足當中6處跳舞場所,有機會把病毒廣泛散播。
有好事者把跳舞場確診者公布的背景資料試作統計,發覺部分當事人的居址遍布一些豪宅,側面反映部分受感染人士非富即貴。據悉,出事的跳舞場中,其中幾個屬於城中名媛的私人舞場,會員都是上流社會愛好跳舞的闊太,她們不惜花費,從外國請來國際有名的舞蹈得獎者當導師。前幾年某銀行女高層與跳舞導師打民事官司,便爆出花了過億元聘請該導師來港教跳舞的新聞。怪不得有人把跳舞群組稱為闊太群組,雖然有點以偏概全,但不是毫無根據。
另有人翻查最早確診的9位跳舞群組成員資料,5男4女,4位女士的年齡從56歲到75歲,5位男士則從29歲到35歲。對比其他資料,估計大概女士都是愛好跳舞的名媛闊太,男士則屬跳舞導師,故此有這麼顯著的年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