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打造韌性城市 須防任性權力

中共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建設「韌性城市」,這是該概念首度出現在內地歷次5年規劃文件中,牽涉城市行政管理、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社會治理、城市規劃等諸多方面。

物理學範疇的「韌性」,是指材料在塑性變形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愈好,脆性斷裂的可能性愈低。城市的「韌性」,則是指在受到重大衝擊時,能夠有效抵禦、減輕損失、盡快恢復正常的能力。這些衝擊包括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以及戰爭、暴動騷亂、傳染性疾病等重大事件。

未雨綢繆 彌補短板

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各類難以預料的風險和挑戰也在增多。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人上了沉重的一課。武漢疫情爆發時,作為一個近千萬人口的大都市,醫療資源短缺,物資保障不足,幾近陷入癱瘓。這暴露的就是韌性不足的問題。可以說,韌性已經成為大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剛需,亟待加大投入,或未雨綢繆,或亡羊補牢,彌補脆弱短板,增強抗風險能力。

與2003年沙士疫情相比,新興技術對城市運行帶來了巨大的撬動變革。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機器人、雲計算、物聯網、移動通訊技術的迭代升級,實現了社會資源與城市空間高度匹配。依託互聯網進行社區防控、病情診斷、物資調配,提升了應對疫情的效能;網上教育、遠程辦公、電子政務、電商外賣以及各種共享經濟模式,對於維繫疫情期間的復工復產、工作生活、社會運行等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也為城市韌性提供了更好的支撐。

某種程度上,這檢驗了智慧技術在城市韌性方面的能力,拓展了應用場景。未來的韌性城市規劃,除了兼顧居住、工作就業、交通運輸、應急避難等空間功能形態和硬件基礎設施,也要考量技術應用和制度軟環境建設。但最根本的在於,能夠高效地使用這些韌性資源。要有自由有效的互動機制,令訊息正常流動、敏感感知變化、及時反饋處置,最優化地配置資源,才能確保同呼吸、共命運,真正令城市具有韌性。

新冠肺炎疫情剛發生時,儘管武漢有全國最先進的病毒實驗室,有直通高層的疫情上報渠道,但不僅沒有很好的利用,反而箝制輿論,打壓良心醫生,貽誤時機,導致了疫情的肆虐蔓延。任性權力與人治模式,使得本來應有的韌性脆化,直至斷裂崩塌。

再如,對於抗震,也並非沒有工程標準,然而,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坍塌最多的是學校,黨政機關的辦公大樓則是受損最小的,工程質量的差別一目了然。城市排水設施年年維修,卻每逢洪水便成「海景」。而橋樑建成即開裂垮塌等豆腐渣工程,更屢見不鮮。這就涉及到執政者的良知,是城市韌性和社會良性運行的不可或缺元素。

如果沒有有效的執行和監督機制,韌性就難以構建和施展,城市始終處於僵硬固化狀態。任性的權力,是韌性城市必須解決的最大障礙與堵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