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競爭與對敵不會改變

美國總統選舉結束,無論結果如何,誰人入主白宮,對華政策亦離不開「競爭與對敵」,因為中國這20年來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直接威脅到美國,華府絕不會將世界一哥的位置拱手相讓,相反,在經濟與外交上,將會開展新一輪競爭,在軍事上,則少不免加強對敵的部署。如果特朗普連任,他的去中國化必然會加劇;若拜登當選,亦不要期望他會對北京以禮相待,因為背負着「大美國主義」的包袱,需要向國民及參、眾兩院交代,不能示弱。

與華競爭的手法上,特朗普和拜登明顯不同。特氏直截了當,針對中國經貿啟動各類限制和制裁,做法體現到美國主導,如果連任,反映國民支持他的制華策略,特朗普怎會留手。至於與北京曾有交往經驗的拜登,與華競爭策略會着眼在如何獲取最大利益,與特朗普制裁或增加中國進口美國貨品關稅的「七傷拳」做法不同,只要美國獲得較大利益,都有機會透過商談解決。

在外交策略上,特朗普擺出來已是一副戰鬥格,為的是要表現他的強悍,要令國民信服,但當總統以來說過無數次謊話,連任就需挽回國民信心,將變得更橫蠻強勢,體現「說過就算數」。而拜登雖然年紀大,但並不是弱質,以民主黨自由派的傳統,拜登的外交手法會比較圓滑,未必事事直接打擊對手,會以整體局勢衡量,甚或是設個機關引人入局的「老狐狸」做法。兩者一剛一柔,對華關係同樣是壓制北京的外交擴張。

在軍事角力上,特朗普過去的表現似乎較為單一,只有合縱式的壓迫性,不滿意就會短時間發動軍力施壓,與聯盟的關係亦有裂痕,對華則在南海及台海布陣,卻沒有積極擴展軍事聯盟合作。拜登的手法會是修補關係,重新建立軍事聯盟力量,未必會太着力在台海及南海的損耗。競爭與對敵這條槓桿是推向左抑或右,獲選的美國總統需要重新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