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大學變化

朋友批評我的文章,說與反華勢力內外配合的大學黑教職員才是問題的根本,我不同意。

關鍵是為甚麼香港的大學制度招聘這些黑教職員,也容許他們在大學與反華勢力內外勾結。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香港唯一的公立大學──香港大學,學生還可以提倡港大為中國而立,教職員也有不少支持他們、教導他們在殖民地的氛圍中說出這樣的口號。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大學生有中文運動,七十年代初有保釣運動,之後還有大規模偽認中關社運動。毛澤東逝世時,在殖民地大學港大的陸佑堂還有追悼儀式。

今天不少泛民議員和民主黨的元老,都曾是親中的熱血學生。當然,他們屬於少數,大多數學生還是不作政治取向,安心讀書,待畢業時謀個好職。但是,「六一八」雨災時,港大幾百名學生到災區救災,挖泥、搬豬屍;保釣時期,幾百名港大生在剛考完試時趕到中環參與非法遊行,到日本總領事館示威,有政治感覺、有民族社會意識的同學還不在少數。

當時殖民地大學由洋人主政,即使中國人的校長黃麗松也是替殖民地服務。可是,大學制度與環境寬鬆,大學生有許多空間,可以左右爭鳴,教授們沒有發表論文的重壓。洋人當道,卻不大管事,也沒有今天這麼多的條條規章,教授們還主要教英美殖民地文化的一套,學生卻有時間空間各自修煉,學習與殖民地文化相反的知識與學問。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大學生還是天之驕子,為何可以發展這樣的家國情懷,不少的出色學生背棄殖民地政府建制的高薪厚祿?

相反地,近二、三十年中國人主政的香港的大學,設備愈益先進,經費充足,師資優厚,國際排名不住上升,發表的論文眾多,管理體制愈來愈嚴謹完備,可是學生的家國情懷日減,求學的態度日差,也愈來愈多教職員緬懷殖民地,反中國,反回歸,回歸二十三年情況日益惡劣。

這裏當然有香港政經大氣候因素,可是六、七十年代時更為惡劣。這樣的變化是何原因?這應該有大學的制度文化重要作用。由於沒有去英美新舊殖民因素,管理層強勢管理,結果集權於管理層,用企業的方法推行他們所推崇的制度,遠離傳統中外大學寬鬆的文化環境。一旦管理權在手,便排斥不同意者、不聽命者,大學變成誰管理便可以不受規限,自成獨立王國。暴徒港獨學生在大學裏已發展多年,黑教職員也盤據多年,是體制孕育他們。改革不易,但有國安法的鎮壓,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