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政府提倡單車出行,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然而,香港的單車徑卻被詬病為「斷截禾蟲」,不同區域的路線沒有連接,而本港的公路又不太適宜單車行走,故單車出行一直只停留在概念階段。直到近日,發展局才在網誌介紹,總長度達八十二公里的環新界單車徑將近完成。
據當局所述,整個計劃是將現有的單車徑串連起來,使之能夠貫通新界東西。現時,屯門至元朗段及馬鞍山至上水段已先後分別落成,只剩餘接駁兩個系統之間的工程,而相關路段亦預計會在九月份正式開通。在此基礎上,加入原有屯門至荃灣長達二十二公里的單車幹道,就可連成一個由大帽山下的荃灣,經西北元朗和東北上水,再南下大埔及沙田的環新界單車網絡。
不過,現時政府的交通政策依然是以鐵路作為主體,輔以巴士、小巴或其他交通工具,作為市民日常出行的途徑。長程單車徑的概念仍以康樂為主,供單車愛好者於空餘時間進行跨區鍛煉,未必真正能夠提高環保出行的意欲,亦即不會令更多市民選擇單車作為短程往返的交通工具。
事實上,若當局有心推動單車發展,就必須從概念上來一次釜底抽薪的改革,至少也得灌輸其他道路使用者對待騎單車者的正確意識。過去不時會聽聞,有公路上的汽車駕駛者認為單車阻礙其前進速度,故特意在行車空間上「刁難」,以致出現險象環生的情況。
此實乃與「斷截禾蟲」的單車徑規劃有關,使騎單車者不得不使用公路,久而久之出現大小車輛「爭路」而各不相讓的情形。在任何道路上,所有類別的道路使用者理應是平等的,各方亦需做到守法禮讓。當局要發展單車友善城市的話,除了在規劃路徑要下苦功外,亦必須加強各類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才能給予大眾安全的單車環境。
當然,其他單車硬件的設施亦需加以配合。不難發現,城市中很多公共設施或私人場所,均欠缺停泊單車的地方。即使市民有心使用單車作為代步工具,但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停靠地點,因而會扼殺其相關的積極性。就算有停泊的地方,又可能是露天場所,而日曬雨淋會對單車的構造帶來不良影響。甚至乎,該處欠缺合適的管理,因而堆積大量廢棄的車架,阻礙真正的使用者。
說到此處,不得不提到數年前興起的共享單車,最終沒有扎根下來,實與當局欠缺積極管治的思維有關。當共享單車出現時,政策部門沒有想過在硬件上加以配合,一味只叫地區前線人員執法檢控,以舊有思維管理新型的產物。最終,必然是限制共享單車的發展空間,因而白白失去由企業推動綠色政策的機會,而市民亦失去一種良好的出行選擇。
另需記得的是,環新界單車徑的想法早於上世紀已開始構思,到今年才宣告落成啟用,這都與政府決策的能力有關,簡簡單單地將不同單車網絡連成一起,也非要弄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實在令市民感到相當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