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一望無際的答辯季

每年四至六月,是本科、碩士、博士的答辯季。鋪天蓋地的論文如同雪片一樣飛到老師的手裏,學生緊張,老師也忙。中國政法大學讓幾個碩士生答辯沒通過,更增加了學生緊張的氣氛。畢竟這關係到學生的前程,老師的面子。

本科論文沒有外審,老師分配的論文不多。每篇論文以一萬字計算,一名老師分下來,少則一篇,多到六、七篇,六、七篇也就六、七萬字。碩士研究生論文有外審,一般有一半外審。一個碩士論文的字數最少兩萬五,最多五、六萬字,如果是幾十篇論文,分發到一個老師手中,老師要看也有二百多萬字。博士論文百分之百外審,每篇論文都在十萬字以上。沉重的外審工作,透口氣的工夫都沒有。

評審論文帶來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評審論文的閱讀時間成本是否能夠解決?論文外審時間一般都在一個月左右,最長一個半月。以一個半月左右計,上百萬字的論文是否能從頭到尾看一遍,就是問題。以分發到老師手中的高限為例,二百多萬字,需要每天看六萬字左右才能大致看完。論文愈多,評議的時間成本愈高,老師如果看到好的論文,是有收益的。如果看不到,或好的論文不多,還會有興趣看完論文嗎?如果看不完,如何寫論文評語呢?在答辯的過程中,答辯委員在看論文,學生在答辯。這種奇怪的現象似乎不奇怪,因為學生在答辯的時候,老師才看學生的論文。

專業旨趣如何體現

第二,專業的旨趣如何體現?本科生論文、碩士生論文導師基本上能看懂,負責任的老師也能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細緻指導。博士生已進入專業的研究領域,導師的指導是大方向的指導。博士生論文無論寫得好壞,能看懂的人少而又少。一篇好的論文,如果讓外行老師評價,論文評議很難到位。論文的創新如果沒有伯樂,再好的論文也會在老師眼裏變成垃圾。儘管歷史會證實論文的優秀與否,可眼前的利益也該考慮在內。何況功利化的論文評議已經大行其道。

第三,知識的尊嚴與價值如何保障?現在的論文抄襲之多,讓人驚詫。碩士博士生論文查重這一關必須過。論文通過軟件查重。柯潔可以幹不過「阿爾法狗」,學生卻可以幹過查重軟件。通過對查重部分內容改編或刪減,抄襲的就可變成不抄襲的,論文查重可順利過關。知識價值的原創者權益非但得不到保障,而且還會肆意地被破壞。抄襲者是沒有恥辱感的,只有竊喜。還有抄襲成功後的炫耀和進入社會的資本。這方面的例子已經不少。

第四,導師是否有能力指導?在碩士點、博士點大躍進的情況下,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也不得不跟着大躍進。學生水平下降,導師的水平也隨之下降。有的導師濫竽充數,學術水平堪憂。在行政化的大背景下,大學的官員大批進入碩導博導的隊伍,王立軍式的博導不在少數,他們沒有時間指導碩士博士論文,論文質量不可能得到保障。王立軍式的博導碩導指導下的論文又必須答辯通過,找人外審就成為這些人的特權。只要外審過關,校內答辯通過率幾乎為百分之百。

導師能否負起責任

第五,導師是否負得起責任?在八、九十年代,碩士生博士生少,老師一般帶一、兩個學生,有時間和精力負責任。現在碩士生博士生多,有老師甚至一屆帶十多個學生,就是想負責也不行,時間不足,精力不夠。

導師的關鍵是導,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也就沒有成效。在答辯季,學生的論文質量如何達標,這不但是學生的問題,還關係到學術尊嚴和社會道德提升的問題。這得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的學術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