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區議會選舉落幕,一百多萬名選民投下的神聖一票,將影響各個政黨的命運,甚至左右整個政局的發展。
本文截稿前,選舉結果尚未出爐,但不代表沒有東西可寫,單是看兩邊陣營對今次區選重視之程度,便大有可探究的空間。原來,隨着選舉政治的成熟和選舉工程的演化,對政黨來說,今日的區議會已不單單是地區哨站和新人培植場,還是進軍立法會的主力武器。過去五區直選,各路人馬都傾重打明星牌,候選人最重要夠人氣和知名度,即使擺明空降,也可輕易當選,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然而,今日再沒有這支歌仔唱了,經過十八年來的演化,地區網絡已自行蛻變成一台巨大而精細的選舉機器,政治明星若然沒有區議員團隊作樁腳,選舉工程不僅相形見絀,且猶如建築於浮沙之上,形勢牙煙。
梁家傑就是例子,這名公文袋黨魁一二年在九龍東競逐連任,得票四萬一千餘票,雖然略高於工聯會黃國健與獨立謝偉俊,但低過民建聯陳鑑林近六千票,甚至少過白鴿黨胡志偉二千多票。陳鑑林是建制派老鬼,當「票王」不出奇,但胡志偉首次排頭位上陣,為何也能撼贏名氣大得多的袋巾傑呢?除了因為胡是地頭蛇外,更因為白鴿黨在當區擁有多名區議員,而這恰恰是公文袋的軟肋。很明顯,明星效應鬥不過地區樁腳。
大家或許都聽過「鐘擺效應」,即某一方在選舉中大勝,市民為怕一邊獨大,下次選舉時民情便會像鐘擺一般由一端擺向另一端,最典型的例子是○三年泛民憑藉廿三條立法風暴大敗建制派,翌年立法會選舉時選票卻一面倒地流回建制派,以致輸掉戰役。在今次區選初期,建制派內有聲音認為毋須全力搶位,以免出現鐘擺效應影響明年立法會選情,但如今看來,操盤人顯然不迷信這一套,反而相信「樁腳理論」,認為搶灘區選更有利進軍立法會。至於如意算盤能否打響,本文見報之時應該會有答案。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