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魯班鎖隨想

李克強總理在德國訪問時,在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他將一精巧的魯班鎖送給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這把鎖是訪前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共同創作的作品,希望轉送給默克爾,寓意解開魯班鎖是解決一道難題,相信中德之間的合作能不斷創新,開啟美好的未來。

眾所周知,德國製造──代表優質產品,是消費者信心的保證。中德合作,中國要向德國學習多矣,依老朽看,並不一定要不斷創新,應首先向德國學習何謂「標準及秩序」。

德國人崇尚標準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他們對任何事物均有嚴格的標準要求,日常生活中如烹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類規範、甚麼時段不可發出噪音等都有嚴格規限;這種標準化的性格,被帶進入其製造業,全球三分之二的國際機械製造標準,都來自德國標準化學會標準DIN;要言之,德國是世界工業標準化的發源地;DIN標準涵蓋所有產業門類,超過三萬項,是「德國製造」的基礎。德國製造──標準代表準確、用心、認真,「標準」就是法律,在德國已深入每個國民的意識,像呼吸一樣自然。

至於秩序,則表現在具體工作上,一切按程序推進,不會偷工減料,甚麼程序用甚麼工具,甚麼工具必須配甚麼程序,絲毫不易更改;當然,你也可以批評他們不懂變通。不過,德國技工就是在標準與秩序下培訓出來的,這是質素與信心的保證,德國名牌也是這樣打造出來的!

國人的髒、亂、吵,真要找出原因,不就是缺少「標準」嗎?不就是視秩序如無物惹的禍嗎?

「中國式」成為貶詞,甚麼「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隨處便溺」……都是無視標準、秩序惹的禍!解開魯班鎖易,改造國民的劣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