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六十五年無一人 中國何時奪諾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已經揭曉,今年獲獎的既有英國、美國和德國等歐美科學家,也有來自亞洲的日本科學家,惟眾人翹首以盼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卻依然榜上無名。這對於一個世界人口第一、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二的中國而言,多少令人有點失望和尷尬。

個人榮譽 國家驕傲

諾貝爾獎創立於一九○一年,主要包括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等,旨在表彰和獎勵世界各國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不同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

諾獎雖非衡量一個國家科學發達程度的唯一指標,卻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發展水準的體現,並代表了世界科學界的最高成就,能夠摘取諾獎皇冠不僅是個人的榮譽,亦是國家和民族的驕傲。

一九四九年以來,全球共有四百多位頂尖科學家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和經濟學獎,其中包括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錢永健和高錕等華裔科學家,不過從嚴格意義而言,他們是華人而非中國人。有人做過統計,全世界已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平均一個國家建國後三十年就有第一位科學家獲得諾獎,但新中國成立六十五年了,至今尚無一名本土科學家登上諾獎殿堂。反觀日本,近十多年間竟湧現十三名新的諾獎得主,就連中國近鄰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六十五年中亦分別至少培養出一名諾獎得主。

今年諾獎開獎前,湯森路透曾預測四名華裔科學家有望折桂,其中兩名分別畢業於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現任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張首晟和楊培東,更是物理學獎的熱門人選,可惜這兩名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科學家最終還是落選。

對此,內地不少民眾扼腕嘆息,有人歸咎於「評選存在意識形態偏見」,有人責怨諾獎「重歐美輕亞洲」,甚至有人覺得民族感情受到傷害,直言「這樣的諾獎,華人科學家不參選也罷」,頗有一番「忿忿不平」的意味。

重歐輕亞 站不住腳

諾獎評選公平與否一直是個爭論的話題,但若斷言評選存有偏見或重歐輕亞恐也站不住腳,例如前蘇聯就曾獲過十多項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亞洲歷史上也有多名科學家獲得這項殊榮,君不見在燦若星河的諾獎科學家中,不是大多數人都對人類作過傑出貢獻嗎?不能說「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的」,諾獎評選始終是以科技成就大小為準,中國科學家之所以未能當選,關鍵還是自身科技水準未夠班。

目前,中國在量子科學、粒子物理、生命科學和納米科技等領域的科研水準已邁向國際前沿,但中國的科技競爭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則遠遠落後於美國和日本,中國自然科學和基礎學科的研究水準與先進國家亦存巨大差距。

中國人並非不聰明,之所以出不了大師級人才,關鍵在於教育體系過於商業化和功利化,科技界過於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同樣是科學院院士,中美兩國人數相仿,學術造詣卻天差地別,美國院士中擁有近二百名獲得諾獎的頂尖科學家,中國一千九百名院士中卻尚無一個本土院士獲獎。

試問,在一個學風浮躁、缺乏創新的學術氛圍裏,期盼諾貝爾獎豈不是緣木求魚?

在年復一年失望之餘,內地科學界依然壯志凌雲,並預言中國科學家獲得諾獎已為期不遠,問題是,這一天要等到何年何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