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兩岸政治互信

兩岸開放正式交流的六年來,經貿的交流頻密但總進不了政治對話的階段,加之太陽花學運的衝擊,讓兩岸關係的進程稍停頓下來,這一小小波濤就起漣漪,顯示兩岸的政治互信不夠。

今「習馬會」破局,雖然會令馬英九政府十分失望,但事事總不能盡如人意,在轉折中兩岸關係還應是繼續向前行,兩岸關係像患了小感冒,寧可慢,不可斷。

今年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決定由前副總統蕭萬長代表台灣參加,以蕭萬長數度參加此會議且與中共領導人會晤,並以其對財經的專長,更可繼續發揮溝通的橋樑作用,期望在APEC會上能綻放出兩岸共同努力的火花。

現面對兩岸經貿合作因服貿協議風波出現減緩趨勢,兩岸應以前瞻性視野,藉由APEC領域探討宣布啟動兩岸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研究,台灣長期以來努力於經濟的區域整合,此亦是馬英九政府的重要施政訴求,如果在這次「習蕭會」進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探討,實是兩岸關係再次向前推進的動力來源。

面對大陸經濟地位崛起,亞太區域國家多不願意將「台灣議題」超越與中國大陸的雙邊關係位置,因之,需要大陸之助來推動台灣對外的經貿關係,所以在APEC如能啟動兩岸經貿談判實是最佳的動力,也可帶動兩岸關係向前行,在善良的意願下期待北京的配合,在APEC會議上能正式探討亞太經濟區域整合機制,此即是為日後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的信心建構基礎。

兩岸間因服貿協議的拖延,張顯耀「洩密事件」的衝擊,加之今香港雨傘運動的爭真普選、民主,台灣對大陸的信心減弱,因此在此關鍵時刻,亟需要有利好的消息來增強信心,經貿的機制最無敏感性,北京大可以此彌補流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