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中日關係起波濤

中日關係在近代史上存在着不忍與不堪揭開的一頁,兩國間的友誼在歷史背景下顯得格外脆弱。「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更是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創痛,抗日戰爭犧牲了許多同胞,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是永遠的感傷,日本教科書更試圖竄改歷史,湮滅證據,讓下一代不知歷史真相。

近期日本在釣魚島和中國東海多次製造事端,日本偵察機與戰鬥機在中國東海經濟區偵察巡視,阻撓中國在東海經濟區油氣勘探等活動。更有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在會見南京市委代表團時,宣稱「南京大屠殺可能不存在」、「犧牲的人只是正常戰爭死亡」等,他對着南京訪問團竟發表如此猖狂的言論,罔顧歷史,抹殺和歪曲史實,嚴重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南京與名古屋是中日兩國間締結的首對友好城市,雙方交往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名古屋市長離經叛道的言論顯然無視中日關係的大局,亦顯示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反華情結。中日關係近年不斷地進行修補工程,中國大陸也着力於中日友好,但從日本政界時時爆出的諸論來看,日本仍將中國作為戰略對手,與中國爭奪臨海島嶼;日本也推動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此兩手戰略衝擊中日堅實又脆弱的關係。

日本與美國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讓日本有所本,在維護日本與中國的良好友誼關係上,日本對其官員言行應有所規範,對於釣魚島與周邊附屬島嶼的紛爭應透過外交手段合理解決。中國大陸對名古屋市長之言論輿論群情洶湧,認為是日本的挑釁行為,並認為中國一廂情願的忍讓思維不利於中國,更不利於中日關係大局。山雨欲來風滿樓,中日關係再度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