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國家名器焉能配給有污之人

曾蔭權在香江特首位置上「廝混」了七年,按照中南海對上一位特首董建華的安排,按照中南海對另一個特別行政區——澳門特首何厚鏵的安排,離開特首之位後,都會「到中央任職」,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國家領導人」也。雖然這樣的「國家領導人」乃超級政治花瓶,沒有任何實權,大致上是用來「養老」的,但畢竟有「很高的政治榮譽地位」。因此,政壇中的許多人,若自認為還有一些「花瓶」價值,夠格當「花瓶」的話,對此還是十分「上心」,格外巴結的。

雖是花瓶也要夠格

不過,對中南海來說,全國政協副主席這樣名貴的政治花瓶可不是隨便「相贈」的,這裏是有些「傳統」和規矩的。就「分配」而言,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位子一些是要給夠資格的「從一線退下來」的黨政領導人的;一些是給黨外「高級統戰人士」的。九七年前,港澳地區個別「愛國大老」就屬於這類「高級統戰人士」。

有了這樣的「傳統分配」,九七回歸後,從行政長官「退下來」的董建華便「順理成章」的成了全國政協副主席。有了董建華的先例,澳門的何厚鏵也「順理成章」的「享此殊榮」。

有這樣的「傳統」和「規矩」,曾蔭權當然也會「心思思」,會算計着自己退下後會不會也能坐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位子,何況董建華已坐了兩屆七年這個位子,按規定,該「讓賢」了,不大可能連任三屆也。

問題是中南海怎麼看?除了「傳統」和「規矩」之外,朝廷要不要考慮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人是否「表現夠格」?是否配得上這麼「貴重的名器」?如果不夠格、配不上,而只因為其前任得此名器,後任者就一定要接此名器的話,這不是污損了貴重名器之清譽嗎?政治上的事情沒有必然,任內表現差勁、私德有虧的曾蔭權又豈能有得「名器」之必然!

管治香港一塌糊塗

曾蔭權七年特首生涯,可說一無是處,一塌糊塗,有幾次被逼到下台邊緣。儘管他也是被中南海挑選、任命的特首,但他的「政治底子」、「出身背景」完全不能和被他取而代之的董建華相比。董建華是「愛國商人」,曾蔭權是「港英餘孽」,是英夷一手培養。說實話誰都知道,當年中南海「換人」,讓曾蔭權當特首,乃不得已之舉,乃實在找不到「合適」人選。二○○五年他半途接位,中央對他仍有兩年「觀察期」,對他半信半疑。兩年多後,曾蔭權出任第三屆特首,仍「得益」於中央還是「夾袋中」無人,那時已被培養了數年的唐英年仍不成器也。

其實,中南海用人也不會「唯政治出身」而論,身為「港英餘孽」的曾蔭權,若有能力幹好特首,管治好香江,朝廷自不會「虧待」他,不會對他抱有「成見」。

然而,曾蔭權「廢廢哋」,百無一用,把香江弄成一個亂七八糟的爛攤子,且民怨民憤極大,如此又亂又爛的表現,除了讓人質疑他的能力和人品之外,也不能不讓人質疑他的「政治用心」,質疑這和他的「港英餘孽」之政治背景是否有關聯。

更為不堪的是,在他任期屆滿之時,又爆出了連串「濫權貪腐」之醜聞,香江各界因此掀起了一場針對其人的反腐風暴。

這樣的「帶病」有污之人,中南海怎麼還能在行政長官卸任之後「提拔」他當全國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