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國債的問題,實際上是美國國債問題的轉移。
美國政府未能與國會取得共識,把政府舉債的限額,從現在的十四萬億多美元提高,可能出現沒法舉債支付政府開支的困境。當然,按以往慣例,國會最後會同意,問題是共和黨可爭取多少政策性勝利,例如減財政開支等。
在議而不決的時候,雖則美國沒有毀約不還債的風險,卻令全球關注美國政府的債務危機,看清楚美國的國債已佔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百,屬全球高負債國之一,而且與日本不同。日本的債務是內債,美國的債務是外債,全國經濟已是資不抵債,對外是淨負債。
任何正常的投資者,都會不信任美國的國債及其他政府擔保的公共債務,美國唯一解困的能力是不停地印鈔票,但美元的價值更會江河日下,這會使得美國在海外舉債困難,利息也會加重。因此,從美國的利益出發,美元不能貶得厲害。但怎樣可以不貶呢?
美國就是利用自身跨國的金融機構,包括評級機構、媒體,共同打擊別國經濟和國債、股票,以使美國的國債、美元資產減少壓力。於是,在歐元區打擊葡萄牙、西班牙、希臘。但歐元還是高企,因此,打擊面伸延至意大利,在時間上更為配合,就在美債拍賣的前夕,用打擊意大利國債來降低美債拍賣時的利息水平,減輕美國未來的負擔。
美元貶值,美國要不停舉債,這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的情形,只會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