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苦多樂少的二○一○年,迎來陰晴未定的二○一一年,此時此刻,又是人們新年祈願的時候。政黨及各界人士連日來已紛紛表達了新年願望,那就是要求當局正視民生疾苦,善用財政儲備,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推出扶貧紓困措施。
表面上,過去一年本港經濟強勁反彈,消費市道暢旺,金融市場活躍,股市集資額蟬聯世界第一,而失業率亦逐步下降。然而,華麗的經濟數據背後,卻是貧富懸殊日益分化的冷酷現實。過去一年通脹重臨,港府放任公共事業帶領加風,衣食住行幾乎沒有一樣不加價,一個「漲」字反映了市民多少無奈。樓價瘋漲更引起怨聲載道,莫說基層市民望樓興嘆,連中產階層也慨嘆樓價是不可承受之重。展望新年,外圍經濟大環境依然動盪,而港元緊隨美元貶值,通脹勢必進一步加劇,市民的生活將百上加斤。
當然,對達官貴人來說,不論物價如何瘋漲都無關痛癢,去年香港紅酒拍賣一舉超過紐約與倫敦,成為名副其實的紅酒之都,這是本港富者愈富的證明。但另一邊廂,基層市民卻在苦苦掙扎。一名身兼兩職、日捱十六個小時的好爸爸,昨日凌晨四時許才收工,疑因過分勞累打瞌睡,在駕電單車回家途中撞車身亡。朱門酒肉臭,路有累死骨,正是香港現實的活生生寫照。
事實上,扶貧紓困是港府應盡的責任,而港府也完全有這個能力。由於宏觀經濟好轉,樓股交投暢旺,賣地收入超預期,政府庫房可謂豬籠入水。本財政年度首八個月,已錄得一百七十二億元盈餘,由於接下來是交稅高峰期,財政盈餘將直線上升。早前有會計師行估計,全年財政盈餘可望高達七百億元,這與去年初港府預計的二百五十億元赤字,相差達千億元,市民希望政府拿出其中部分扶貧,一點也不過分。須知財政盈餘並非甚麼意外之財,而是市民的血汗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天經地義。
港府有一種論調,指以派糖方式扶貧只是止痛藥,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解決貧困的根本之道在於發展經濟,只有將經濟的餅做大了,透過「滴漏效應」,就能讓整體市民受惠。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可惜事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回歸十多年來,香港人均GDP實質增長了五成,但基層市民的收入卻不升反跌,貧困人口在持續增加,更可怕的是,由於清貧兒童得不到與富家子弟同等的教育機會,導致跨代貧窮問題也在不斷惡化。在這種情況下,派糖固然不是長遠之計,但除此之外,港府還有甚麼靈丹妙藥呢?
再說,雖然港府提出十大基建計劃,又口口聲聲要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問題是港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就算這些計劃最終能實現,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相對於水浸眼眉的通脹壓力及貧窮問題,可謂遠水難救近火。所以,派糖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就算派糖是止痛藥,起碼也可以收暫時之效,這總比讓市民一直痛苦下去要強得多。
下周三立法會復會,各黨派將動議提出三十幾項措施,要求當局採取減稅、免差餉、免公屋租金、提高長者醫療券等措施紓解民困,這其實不只是立法會議員的意見,也是全港市民的共同心聲。
曾蔭權聲稱,二○一○年是香港人悲喜交集的一年,只要港人繼續展現理性、包容、愛心及毅力,相信必定能克服未來一年的任何挑戰。是的,港人向來具理性、包容、愛心及毅力,並勇於挑戰,但港府又將有何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