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堂放異彩 奈何港府不識貨

都說香港旅遊資源貧乏,其實本港對旅客從來不乏吸引力,關鍵在於當局是否懂得開發和利用。權威飲食指南《米芝蓮》昨日公布最新名單,總共二百五十七家香港食肆獲推介,比去年足足多出六十六家,其中六十家「摘星」,足證本港「美食天堂」並非浪得虛名。

今年是《米芝蓮》第三年推介本港美食,除了講究裝潢的高級食肆外,愈來愈多隱身於鬧市的「平民食肆」受到垂青,繼去年北角及旺角的小食肆金榜題名,今年復有雲吞麵舖、咖喱館和點心店等上榜。此外,該指南還收錄了四十多間物超所值的食肆為「米芝蓮車胎人美食」,顧客享用三道美味菜式,消費亦不超過三百元,名副其實「抵食夾大件」。

事實上,相對一眾超豪食店而言,「平民食肆」作為本土經濟的重要一環,不僅面向基層市民,更製造大量基層就業職位,最重要的是,旅客要了解一個地方的「庶民文化」,與其到大型百貨公司血拼一番,倒不如親身體驗當地人的飲食文化。君不見台灣的夜市,薈萃各種民間小吃,蚵仔煎、豬血糕、大腸麵線等早已成為招徠旅客的活招牌,不管是台北的士林夜市、台中的逢甲夜市、台南的花園夜市,莫不是旅客的必到景點。

如果說夜市代表台灣平民飲食文化,那麼,港式茶餐廳無疑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佼佼者,一杯香滑奶茶,一個熱辣菠蘿包,是很多市民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享受,不少移民外國多年的人甚至專程回港重溫茶餐廳風味。近年來各種打着「港式茶餐廳」旗號的食肆,更在內地及台灣等地成行成市。

按說要將港式茶餐廳打造成本港飲食文化的代表,應該大有可為,但現實卻是,別說未有一間茶餐廳足以與美式快餐連鎖店或咖啡店相提並論,連風行全國的品牌也出不了一個。再以大牌檔為例,由於當局停發新牌,以致買少見少,幾乎成為絕響。幾年前中環「民園」麵家一度因牌照問題被迫結業,如果不是民間有心人奔走呼號,得以另覓地點繼續經營,最後恐怕也難逃被湮沒的命運。

俗語說︰有麝自然香。本土美食要闖出名堂,首先得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賣點,如果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則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和扶持。以台灣為例,當地觀光局對外宣傳夜市文化不遺餘力,去年就舉辦了十大夜市評比活動,分設最美味、最有魅力、最好逛等多個獎項,又向自由行旅客派發十萬張百元夜市消費券,成功吸引國際媒體爭相報道。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亦積極推廣「路邊傳統飲食文化」,加強對大牌檔規範,妥善解決衞生及市容等問題。人們不明白的是,為甚麼台灣和新加坡做得到,香港就做不到呢?

可以見到,香港除了廟街尚能保留一點本土文化,堪與台灣夜市相比之外,其餘就無足觀矣。當局推廣本地特色飲食文化乏善足陳,儘管每年均有美食博覽,但充其量只是為食品商提供短期促銷而已。更不堪的是,即使有心人推動,當局往往愛理不理,例如民間團體建議當局在天水圍開設最少一百個大牌檔,為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可惜被當局斷然拒絕。

本土美食面對的窘境,正是當局扶持本土經濟不力的縮影。港府多年前高喊要「振興本土經濟」,但除了曾經推出騰龍墟一類小打小鬧的地區性活動外,未見當局有何良策,倒是口號換成了「六大優勢產業」,可惜吹者自吹,迄今未有寸進。當局與其好高騖遠,一味高大空,為甚麼不腳踏實地,在推動本土經濟方面多做些實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