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爆炸性錄音震撼意大利政壇,副總理薩爾維尼的心腹助手被揭與五名男子秘密談判,涉嫌收受俄羅斯石油企業數千萬美元政治獻金,資助聯盟黨競逐歐洲議會選舉。事有湊巧,去年十月的當天,薩氏正身處莫斯科,可謂水洗也不清。對於通俄醜聞,他實行死撐到底,強調自己從未拿過俄羅斯一個仙,更對爆料傳媒提出訴訟。
按照選舉結果,聯盟黨大獲全勝,薩爾維尼如日中天,大有獨領全歐右派反撲保守陣營之勢。然而,與俄羅斯過從甚密,一直是歐洲各大政黨的死穴。奧地利帥哥總理庫爾茨五月遭罷免,也是因為有錄影片段流出,揭發他的盟友與俄國金髮美女商人政治分贓。不過有一點要注意,醜聞發生後,庫爾茨陣營在國內的歐洲議會得票仍然雄踞三成以上,反映選民沒有因為通俄醜聞而投下不信任一票,保守派議員最擅長打的通俄牌似乎已經失靈。
另一個巧合,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於七月四日訪問羅馬,一度與薩爾維尼同場,後者曾經公開批評歐盟對俄方的制裁是經濟、社會以及文化上的愚蠢。若將時間線串起來,就予人「受人錢財,替人消災」的觀感。報道稱之為「以石油交易之名,行破壞自由民主國家之實,塑造一個與莫斯科一致的新民族主義歐洲」。
歐盟現時的政策正正反對民族主義,透過輸入移民的大熔爐政策,以達成世界大同的普世價值,但物極必反,在孤立主義、民族主義崛起下,民眾紛紛轉投極右政黨,期盼政客可以替他們守護國族尊嚴,抵擋歐盟的統一計劃。歐洲瀕臨分裂,普京覷準軟肋,押注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希望藉此壓抑歐盟的擴張,結果遭受制裁報復。而意大利,則成了俄羅斯突破制裁的缺口。
故此,今次風波具有標向意義。倘若薩爾維尼能穩住不倒,沒有發生奧地利般的「政變」,保守派就會再次削弱通俄牌的攻擊力,證明相比起俄國,歐盟的歐洲一體化政策才是更大的邪惡,變相認可了普京繼續對歐洲「插手干預」。黑材料的失敗,等同歐盟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