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缺乏新思維 馬克龍掃興而回

滿懷希望而來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掃興而回,他沒有得到他所期望的大禮包。馬克龍今次失敗的訪華之旅,再次向西方世界發出警示:時代不同了,中國不是那麼好糊弄了!

馬克龍今次訪華時帶了一大批合同等習近平簽字,尤其是極力向中國推銷空中巴士飛機,希望中方購買一百八十四架客機。為了讓中國人「愉快地」接受合同,法國打算把座艙裝修之類沒有意義的小工作交給中國,讓中方嘗點甜頭,但沒想到結果卻未能如願。直到訪問結束,馬克龍仍未能如預期般與中國簽署空巴大單。對此他只能酸溜溜辯解稱「不要炫耀名義上的訂單數額」。

居高臨下 太過自大

中國對法國說不,出乎各方的意料。這裏面有雙重原因,一方面是法國對自身仍自視過高,自認為高人一等,在民主、人權、西藏、台灣等問題,表態稍微「節制」一些,就是給了中國面子,中方就有理由給法國經貿回報。這種想法是法國「中國通」們長期灌輸給法國政要們的對華「秘訣」,馬克龍今次也是照試不誤。

但問題是,法國自身在民主人權等問題就一堆亂帳,國內的難民危機、福利危機以及在言論、宗教自由等過度政治正確引發的問題層出不窮,有何資格對中國說三道四?一個劣質的政治體制對另一個良政體制指指點點,本來就是笑話,法國何以還需要中國的經貿回報?法國政要和中國通們的眼界顯然落後於時勢發展,遠遠沒有做好與崛起的中國打交道的心理準備。

事實上,中國發展超過了法國的想像,而法國對中國的重要性遠遠低於巴黎自身的估計,從某種意義上說,中法之間已不是平等的關係,中國從過往對法國仰視,開始變成俯視,對法關係只是對歐總體關係中的一部分而已。法國如果不謙虛自省,反而一味居高臨下,自認為對華可以「恩賜」,就未免太過自大了。

另一方面,中國對外經貿發展也不是不計代價,一味送禮。中國現在的外交風格是,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該贏利的還是要贏利。以今次空中巴士合同風波為例,法方以為給中國外包一些無足輕重的小工程等甜頭,就可以讓中方收貨。法國吃肉,中國喝湯,這未免太小看中國了。中國大飛機已完成試飛,各種試驗進展良好,美國去年在特朗普訪華之前就給了中國大飛機「准生證」,但歐盟為了自己的市場,至今拒不給中國大飛機發放「准生證」,這讓中國情何以堪?做生意就要平等互利,既然法方不願意助力中國,中國自然有理由對法說不。

馬克龍今次訪華失敗之旅,對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若按過去的老方法與中國打交道,恐怕是沒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