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昨日正式掛牌,既令人期待,亦令人擔心,這項被視為中共第五代深化改革、最終將中國變成真正市場經濟的大膽試驗,面對困難重重,最終是成是敗,暫時還難下結論。
自年初上海提出自貿區概念,到國務院早前拍板同意,再到正式掛牌,時間倉促,中共第五代欲加速改革開放之心可見一斑。自貿區的核心是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令上海真正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所以有人將自貿區與當年建立沿海四個特區以及加入世貿相提並論。然而,不論官方還是民間,質疑聲音不斷,認為目前中國各方面配套尚未健全,勉強建立一個全面開放的「自由港」,隨時弄巧成拙。
上述質疑絕非無的放矢。綜觀現有國際金融中心,由紐約到倫敦到香港,均有兩大特色,一是健全的法制保障,二是新聞自由。不具備此兩項條件而成功建立金融中心,未之有也。所謂自由貿易區,不但是貿易自由,資金進出自由,更要有言論自由,訊息自由,但在中國特殊國情下,「筆桿子」及「槍桿子」被視為管治天下的兩大權柄,官方牢牢掌握新聞媒體,只允許一個聲音。最近內地強調維護意識形態,以打擊網絡謠言為由消弭批評意見,新聞及言論自由從何談起?
再說法治保障,內地雖然號稱以法治國,其實並不是司法獨立,黨與政府牢牢把持司法大權,不少大案都是政治判決,司法腐敗更加觸目驚心。早前上海發生法官嫖妓案,堂堂法官與企業老闆一同尋歡作樂,怎麼可能指望他們判案時秉公辦理,不徇私情?
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直被指單條腿走路,即只有經濟改革,卻沒有相應的政治改革配套。正如馬列主義學說指出,上層建築必須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中國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上層建築的政治體制仍然停滯不前,這必然成為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障礙。中國要與世界接軌,除了市場經濟要接軌,在制度軟件上亦要接軌,單條腿走路,終究是走不遠的。
事實上,上海醞釀成立自貿區開始,政府內部亦有不少反對意見,據說是李克強「拍了桌子」才壓下來。反對者之中固然有害怕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但也不排除有一些是真知灼見,良藥苦口。中國社會大面積腐敗,少數人奪走了經濟發展的大部分成果,不就是因為法治不彰及缺少輿論監督嗎?
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當然是眾所樂見的,但必須統籌兼顧,全面發展,擺在中共領導眼前的,絕非單純建設一個自由貿易區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