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中國空間換時間 美國仍留撒手鐧

一度短兵相接的中美貿易戰,並沒有演繹出新橋段,最終還是依循以往的套路,在看似一觸即發之際握手言和。中方付出真金白銀,美方暫時收手,應驗那句俗話「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但與以往不同,這次貿易爭端讓中方真正感受到了切膚之痛,也有人說是在國際上被打臉。美國切斷晶片供應鏈,中企立刻陷入絕境。這是一個縮影,顯示了兩國在全球產業分工鏈上的不同地位與角色。

鯰魚效應 倒逼開放

中國此次的做法算是以空間換時間。昔日俄國人為抵禦拿破崙、中國人為打敗日寇,是不得已選擇了這一做法,由於實力相差懸殊,無法正面決戰,只能依靠暫時退讓國土來換取喘息之機,贏得時間反擊。此次貿易戰亦類似,晶片可不像大豆,美國人不賣還可以從巴西進口,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技不如人,短期無力解決,但經濟體量大、市場空間大,只好以此來換取和解,來延緩追趕時間。

中國如今需要每年從美國增加約三千億美元的進口,以削減美方的貿易逆差。有「愛國者」斥之為「歲幣」,認為這是向美帝稱臣納貢的國恥。其實不然。固然這勢必對國內產業產生影響,然而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卻是大得實惠。中美剛剛達成協議,中國就宣布大幅降低汽車關稅。而未來能源、農產品的增加進口,對中國消費者也是送福利,可以享受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此外,一些在中國內地長期被封鎖的境外網站如CNN、BBC、《紐約時報》等,在貿易戰暫時平息之後居然重新開放。

作為一個後起者和追趕者,中國的內部改革和對外開放向來是密不可分的。四十年來取得進步的改革,幾乎都是借鑑學習西方的結果。在國力壯大之後,國內這些年產生了一股相當強大的驕縱情緒,以保守派官僚、左派學究、五毛、自乾五、小粉紅等為主力,從官方到民間,已然重新豎起中央帝國大旗,欲振臂一呼,號令天下。這造成了當前雖然改革口號震天響,但實際上內部的改革動能嚴重不足。

美國此次挑起貿易戰,除了將「厲害了,我的國」打回原形之外,也等於向中國放進了一條鯰魚,來攪動改革開放,倒逼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這是此次貿易戰的重要積極意義。

痛定思痛 應戒虛浮

中國雖然整體實力大到不容忽視,然而還遠未強勢到可以另起爐灶,重建一套國際秩序。帳面上的「朋友圈」不可謂小,但也無法形成抽離於現有遊戲規則之外的價值鏈。美方警告只是貿易戰暫停,而非取消,會視後續情況決定是否啟動加徵關稅。其手中可打的牌很多,仍握有撒手鐧。美國在科技、金融等方面的優勢地位並非一朝一夕形成,中國現時仍需正視這一點。最根本的辦法仍在於痛定思痛,戒驕戒躁,從改善經濟發展質量、調整產業結構、改善民生福祉着手,少一些虛浮之氣和上國心態。

作為此次貿易戰的一個焦點,也是被美國卡住脖子的痛點,晶片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科技最熱門的詞彙,一股晶片潮儼然要排山倒海而來。但是,美方之所以敢拿晶片開刀,看到的正是晶片的特殊之處。這種高科技核心產品,絕非靠大躍進式的鼓譟就可一蹴而就。中國向來不缺這種全民皆兵式的舉國運動,缺的恰恰是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地打基礎。這幾年,光伏產業、動漫產業、電動汽車,一輪輪所謂的朝陽產業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地方官員需要政績,企業看中的是各種補貼,雙方一拍即合,成千上萬億的各種投入瓜分殆盡之後,留下的是技術騙局、廢棄園區、產能過剩。殷鑑不遠,晶片業不能重蹈這一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