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會成員潑「14招」冷水

港府前日再推出「十四招」新遏抑樓市措施,但被指力度仍然不足及未能對症下藥,其中調低豪宅按揭成數的措施,更明顯未能針對習慣以真金白銀買樓的內地投資者。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坦言政府低估了外圍巿況對中下價樓的影響,若樓市出現失控,政府應考慮限制境外人士購買中下價樓。

多名巿民致電炮轟新「十四招」措施力度不足。朱先生質疑港府只規管「摸貨」交易,會令炒風轉戰二手樓巿場。李太批評政府採高地價政策及囤積居屋貨尾多年,才是最大炒家。

憂出現中下價樓難負擔

張炳良昨日出席另一電台節目時,拒絕估計「十四招」的成效,但強調政府要對市場保持觸覺,適時出手,除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加強規管銷售手法及增加透明度,若仍未能阻止樓價上升,出現一般老百姓也無法負擔中下價樓時,就要採取行政手段,考慮某些價格的樓宇只供本地人購買,「手段或者較嚴厲,但去到關鍵時都唔能夠唔諗!」但他同時強調,港府要避免「落藥太重」令樓巿應聲倒下,民怨更為沸騰,他亦不贊成全面限制境外人在港置業,以免衝擊香港的自由巿場。

身兼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張炳良又指出,港府無意大量興建居屋以主導樓巿,加上近年公屋居民不太熱衷申請居屋,偏離居屋讓公屋居民置業的原意,政府若有意提供某種形式的資助房屋,也應是新角度的新居屋。

梁振英撐提供補貼房屋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昨於公開場合說,相信前日推出的新措施會有一定效用,但要長期解決中基層家庭、尤其是青年人置業難問題有兩種辦法:一是壓低樓價,但對市場及已置業人士影響很大;另一是提供某種形式的補貼房屋,過去亦證實有效。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出,限制外資購買中下價樓,是出於政治考慮多過實質效用,一則目前外資甚少投資中下價樓,二則參與炒樓的港人亦多不勝數,此舉反而有礙香港自由經濟體制形象。他認為復建居屋、增加炒樓成本、增加中小型住宅單位及土地供應,才是穩定樓價及協助市民置業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