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答問大會的焦點議題是樓市與置業,並不是政改方案,是意料中事。近期政府不斷推出多招所謂遏抑炒賣房地產措施,轉移市民視線,避免政改討論過熱,更可分散對五區補選的注意力,是精心設計的政治策略。
當然,樓市過熱其來有自,政府不能不認真應對,尤其是復建居屋的呼聲高唱入雲,政府必須有明確清晰的回應,曾蔭權突然表示會用五個月的時間,展開公眾諮詢,到了十月發表施政報告時,會對「資助市民置業」的問題作出回應。
政府顯然在採取「拖」字訣,無意全面檢討土地及房屋政策,在虛心聽取各界意見,經深入研究後,制訂全新版的長遠房屋政策規劃。所謂五個月的諮詢期,事前毫無準備,僅靠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在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作為討論大綱,卻沒有較詳細的資料及文件協助公眾,而究竟程序上會作何安排,也一概欠奉,事出突然,予人誠意不足的感覺。
房地產市場絕非自由放任的領地,政府過去五十年一直有所干預,公屋與居屋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及七十年代以來,有目共睹分別發揮積極作用,解決基層及中下階層市民的住屋需要,並非簡單的置業問題。
檢討房屋政策,不能簡單聚焦於似是而非的「資助置業」議題,必須全面審視○二年以來,在所謂「孫九招」基礎上運行的房屋政策,是否已經不合時宜,而非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小修小補不能解決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住屋需求。
曾蔭權確是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信徒,五個月時間,期望外圍因素及變化可以穩定下來,避免答允復建居屋,成為打垮樓市的罪人。問題是到了十月中,就能看通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