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虎嘯:如何判斷市場考驗政府

曾俊華推出的幾項「穩定樓市措施」成為新財政預算案焦點,這是因為近來樓市熾熱,頗見炒風。預算案公布的當兒,元朗一個新樓盤呎價平均約五千四百元,創同類地區新高,短短一周售近一千二百伙;接下來,就有逾百樓花在二手放盤,叫價高出一成,短線炒家活躍。與此同時,將軍澳一塊新地拍賣也創同區新高,「麵粉貴過麵包」,行內估計,樓宇建成後,該樓盤最少要賣到八千元一呎才有「合理利潤」。過去一年,普通住宅價格升了兩成七,豪宅升了兩成九,在這樣的背景和氣氛下,曾俊華推出的那幾招就很容易被輿情認為不痛不癢,根本不夠也。

去年下半年,樓市升得很急,尤其是豪宅,可說「捷報頻傳」,一個樓盤比一個樓盤賣得高。那氣勢很像一九五八年中國「大躍進」時的「放衞星」,糧食產量今天宣告畝產兩千斤,明天就有人宣告五千斤,後天就上萬斤;鋼產量今天宣布煉出了三百噸,明天就八百噸,後天就兩千噸。這就叫「放衞星」,一個比一個竄得高。直到港島西半山有一個單位賣到七萬元一呎,政府終於出口術「關注樓市」,金管局下發指引要銀行收緊兩千萬元以上樓按成數,樓市才稍微喘了喘。然而,沒多久,樓市又發力,熾熱到現在。

房價狂升,樓市熾熱,已經有樓和上車人士當然無所謂,甚至「樂見其成」;打算買樓人士,或較早前賣掉樓宇、估計樓市會跌再入貨人士,當然就很不高興,希望政府採取「有效措施」令樓價下調,這就是在樓市問題上的兩種對立的民意。那麼政府在推出房屋政策、調控樓市時能不能「聽取」這些民意呢?當然不能,政府推出甚麼樣的措施只能根據對市場的判斷,這才真正考驗政府的水平。因此,如果以此因素來判斷,曾俊華今次推出的這幾招能穩定樓市嗎?我看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