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本港今年初發生連串藥物事故,審計署介入調查,發現衞生署對中、西藥的規管乏力,其中對監管藥物進口的表現更被痛斥未如理想,導致一些未在本港註冊的藥物流入市面;而中成藥註冊申請進度嚴重滯後,應於○五年完成的審批程序,至今仍未完成。
審計報告指出,曾要求海關查核十五張去年簽發的藥物進口證,發現最少十張有問題,其中三張進口證的藥物原本轉口,但竟進口香港並不當地出售;另有六張進口證的藥物部分存倉七至十六個月,部分被已停牌經銷商儲存,另一張進口證涉及將進口藥物轉往三個國家,但非許可證上申報的國家。海關調查更發現九宗涉及共三十八萬五千盒未經註冊藥物,竟能在沒有進口證下成功進口本港。
審計署更派員在市面試買藥物,在十七間無牌零售商店成功購得第二部毒藥,當中四間屬已被停牌的藥行,另四間申領牌照未獲批但偷步賣藥。審計署又發現衞生署審批新藥房牌照申請時,沒有考慮關連藥房的前科,其中有十二間主要由四名人士經營的藥房,當中四間七次涉嫌沒有處方或藥劑師監售下賣藥,但由四人經營的公司仍獲准註冊為藥房。而署方的巡查成效也遭質疑,指去年六十宗藥房被定罪個案中,只有一宗透過例行巡查發現。
中成藥審批緩滯
此外,衞生署在監管藥物批發商、進出口商、中藥材零售商及藥房藥行也見乏力,截至今年六月底,有三成九批發商及四成七進出口商逾一年未被巡查。單在今年六月及七月,審計署已發現十九名中藥材零售商無牌營業。而中成藥註冊申請進度更嚴重滯後四年,至今仍有七成八即一千八百宗非過渡性註冊申請,及百分之四點六即六百五十宗過渡性註冊申請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