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兩女學者獲殊榮

【本報訊】為成功救活病人,科學家致力破解病因,研發檢測方法。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趙慧君教授及其團隊,成功將血漿驗DNA技術應用於癌症檢測,並發展至找出癌症所在位置,協助醫生診斷。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最新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制,從而研發預防和治療方法。二人今年獲裘槎基金會表揚其卓越科研成就。

每種癌症都不一樣,難以用單一腫瘤標誌物檢測患者體內癌症位置。以往患者出現癌症徵狀,醫護人員除驗血外,還要掃描檢查,找出身體哪一部分呈陰影,診斷癌症位置。趙慧君教授及研究團隊將產前檢查唐氏綜合症採用的血漿驗DNA技術,應用到癌症測試,好像為血液做電腦掃描,檢視血液中有否癌症引致的異常DNA,以評估病人有否患癌,或罹患哪種癌症。她希望在新技術協助下,及早診斷早期癌症,盡快醫治病人。

找出病變中關鍵致病分子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近年在亞洲發病率急升,香港的發病率超過兩成七。正常肝臟變成肝癌前,先演變為單純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兩成三單純脂肪肝病人可於三年內變為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于君教授希望透過生物學方法,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制,找出病變中的關鍵致病分子和途徑,從而研究預防和標靶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