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九十六歲的馬婆婆去年十月申請港府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並按要求先墊支三萬多元維修費,有關工程已於今年三月完成。然而,由於房屋協會審批程序拖拖拉拉,直至今年七月馬婆婆去世時,仍未獲批津貼。更離譜的是,房協得悉馬婆婆過身七天後,竟即時決定終止其申請程序,效率快得驚人。馬婆婆家人不得不自行負擔有關維修費用,頓時陷入困境。
馬婆婆的家人批評港府及房協不近人情,有關計劃等同「長者陷阱」,如果申請人未能與審批時間「鬥長命」,只會招致債務纏身甚至禍延後代。亦有政黨批評有關計劃漏洞處處,審批時間過長,要求加快審批程序,並免除長者墊支及借貸之苦。從馬婆婆申請維修津貼至去世,恰恰是十個月,對於風燭殘年的長者而言,人生還有幾個十月可以等待呢?維修舊樓可說是馬婆婆最後一件大事,但她等到死都未能收到那筆津貼,可謂抱恨而終,死不瞑目。
事件更涉及政府的誠信問題。港府去年委託房協推出有關計劃,為六十歲以上長者提供最高四萬元的津貼,以維修自住物業,馬婆婆顯然是受到該政策的吸引才申請,這等於她與房協之間簽訂了一個契約,房協怎麼能因為申請人死亡就賴皮不認帳呢?連死者都敢欺騙,港府還有甚麼事幹不出來呢?
港府高官經常將「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掛在嘴邊,惟觀乎其所作所為,只會令人得出相反的結論。本港許多長者居住於三十年樓齡以上的舊樓中,因缺錢維修,漏水、石屎剝落、鋼筋外露、電線老化、門窗鬆脫等問題突出,堪稱危機四伏,因此港府推出舊樓維修津貼計劃後,長者反應本來十分踴躍,然而,由於申請手續極其繁複,再加上申請人須先墊支高達數萬元維修費用,令不少長者望而卻步。亦有長者維修完工後,房協以維修不合規格為由,拒絕或減少提供津貼。
見微知著,上述事件再次證明港府的安老政策是小恩小惠兼假仁假義,這方面的事例多不勝數。譬如港府遲遲不肯增加長者生果金,直到引起怨聲載道才讓步;而每年僅二百五十元的長者醫療券更被譏為「政府出豉油、長者出雞」的搵笨計劃,自今年元旦推行至今,仍有八成長者沒有使用醫療券,其中三成長者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個計劃。另外,有長者以擦皮鞋自謀生路,食環署竟然以阻街為名企圖將之趕盡殺絕。也有長者因更換住址,社會福利署不問情由斷絕其綜援,迫使飢腸轆轆的長者以打劫「博坐監」,令人聞之心酸。
更淒涼的是,不少長者申請政府資助的護養院宿位,無奈宿位少得可憐,平均輪候時間長達四十個月,在過去五年間,就有近八千名長者在漫長的等候期間撒手人寰。有關官員承認,全港目前僅二千多個資助護養院宿位,對於數量眾多的申請人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雖然當局一再聲稱要增加這方面的撥款,但至今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所以說,房協在處理長者維修津貼時拖拖拉拉,百般刁難,並非孤立現象,而是港府的一貫作風。「今日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亦相同」,生老病死乃每個人必經之路,港府高官也不例外,他們對老人家如此刻薄,難道就沒有一絲愧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