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札記:兩制源起

香港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二戰前是小漁港,縱使清朝割讓予英國,基本上內地人與港人都是出入自由,無甚阻隔。1925年省港大罷工,有25萬香港工人返回內地支援內地工人,而內地工人亦曾封鎖香港,不讓香港貨物進出。當時可以說是「兩地一制」。

1949年新中國成立,解放軍南下至深圳河。但當時中央下達指令,解放軍不得越過深圳河。從這時起香港在中國領土上,開始實行英國管治的另一制(內地是社會主義制)。1951年1月3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頒布《關於沿海旅客進出入國境的布告》,2月15日開始,內地人被限制來港,而香港人須有通行證才可返入內地。內地與香港界限分明,而香港可以說,在中央的指令下,是容讓在中國國土內有「第二制」。

同期沿岸省市,如上海、廈門、廣東等,不少中上層人士及國民黨士兵和支持者逃到香港,使香港人囗倍增,外來人比香港原居民不止多三幾倍。這些人都是香港人。敢問這些人愛新中國嗎?這些人愛英國嗎?筆者夠膽說:都不。來到香港的,除了部分應國民黨號召,隨時反攻大陸(蔣經國之後,已少提出),絕大部分港人是避難,只要有棲身地,兩餐一宿,於願足矣!

奇迹地,這小漁港和逃難者無甚資源,卻運用中西鬥爭環境,經過上世紀50至70年代,成為金融中心、國際都市、耀眼悅目的東方之珠。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香港更是貢獻不少。80年代香港GDP佔全中國約三分一。香港在中西鬥爭中開拓實業,賺取做「中間人」的錢,賺中國的錢,賺西方國家的錢。這算是香港人「醒目」。期間中國和英國都無意在這尷尬之地宣傳愛國思想。這時候問香港人:你是甚麼人?筆者估計大部分年輕人都說香港人。當然不論年輕人或上一輩人絕無想過要顛覆中國,會搞港獨。

50至70年代,內地民生困難絕頂,香港人雖然連自己也吃不飽、穿不暖,都不斷寄生活必需品支援內地親友。90年代,每逢內地天災人禍,以至興建學校,香港人從不吝嗇,慷慨解囊。捐贈內地,香港是全球最多次數、最高款額地方。但若以內地人的情操、方式和表達甚麼是愛國,離開國家管理150多年,一定不一樣。無論如何,當日中央指令,解放軍不過河,香港的第二制,對香港、中國甚至全球都有積極、進步和發展意義。1983年中英談判,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法理上香港「兩制」可以延續,但成功與否,首要是看香港人的政治智慧,其次同樣重要的,是中美鬥爭對兩制的衝擊,所造成的結果!(三之一)